當前,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是全球應對氣候和環境挑戰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世界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正在受到廣泛關注。日前,美國彭博新能源戰略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利布萊克應邀在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以“全球清潔能源投資趨勢”為主題發表演講,縱論新能源現狀和前景,并與中國能源專家進行深度交流……
投資現狀假象
利布萊克認為,今后非常規油氣發展、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新能源成本降低三大趨勢將影響著全球清潔能源的發展。他說,2012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雖有所下滑,但前景并不悲觀。
據統計,2012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總額約為2690億美元,較2011年減少11%。一些清潔能源唱衰者因此判斷,清潔能源投資正在隕落。利布萊克先生認為,這有些言過其實。2012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總額在過去八年中仍位列第二,約為2004年的五倍。此外,由全球95只清潔能源公司股票組成的新能源全球創新指數(N E X )在2012年跌至谷底,目前重新呈現回升趨勢。
從地域發展來看,美國、歐洲清潔能源投資下滑,中國獨占鰲頭。他說,過去10年北美清潔能源投資出現了兩次低谷。第一次在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此后由于奧巴馬政府的投資刺激計劃,2011年投資一度上升至631億美元,但2012年再度出現低谷,投資額比前一年下降了37%。利布萊克說,下降的原因一方面來自投資者擔心美國風電稅收抵免將于2012年末結束,另一方面來自頁巖氣革命的影響。
歐洲投資大幅縮減。2012年歐洲清潔能源投資也大幅縮減,如西班牙比2011年降低68%、意大利降低51%、德國降低27%。這些國家投資的減少主要源于本國政策與監管的不確定性。歐債危機使一些國家新能源發展的補貼政策力度明顯減弱。德國、意大利和其他多個歐洲國家削減了對光伏上網電價的補貼,西班牙、比利時和希臘不僅減少了對清潔能源的補貼,還要求收回過去已經給予的補貼。
亞洲、大洋洲、中東和非洲的清潔能源投資持續增長。10年來,亞洲清潔能源投資受政策支持而持續增長。2012年中國以高達651億美元的清潔能源總投資排名世界第一,比2011年增長20%,增長主要來自太陽能領域。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以后,日本開始加速發展可替代核電的能源,2012年共投資163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75%,位列全球第四,其中幾乎所有的清潔能源投資均來自太陽能領域。
2012年清潔能源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是南非,其清潔能源投資由2011年的不到3000萬美元突升至2012年的55億美元,增長205倍。澳大利亞2012年共投資62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40%,其風電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也已經可以和新建煤電廠在度電成本上競爭。
不利條件制約
利布萊克指出,預計全球化石能源消費峰值將在2030年左右來臨,而中國化石能源消費峰值將在2025年提前到來,屆時中國與能源供應國共同確保能源安全十分重要。
他說,短期內清潔能源發展受許多不利因素影響,除了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外,其他不利于清潔能源發展的因素包括:
1、全球清潔能源設備產能嚴重過剩。2012年全球太陽能電力設備產能過剩量達30G W,與需求總量相當;風電設備產能過剩量超過30GW,達全球需求總量的70%以上。這導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清潔能源設備制造商遭受價格暴跌的沖擊,大量企業破產,全球供應鏈重新整合。預計到2014年,太陽能設備產能過剩量仍在10G W—20G W,風電達25G W。
2、歐洲各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前景不明的歐債危機會帶來清潔能源投資的進一步下降。
3、清潔能源領域國際貿易爭端日益增多。比如歐美、日加之間有關生物質能、太陽能和風能的貿易爭端,中美之間的太陽能、風能貿易爭端,中美、中歐之間的稀土貿易紛爭,中歐之間的太陽能貿易爭端以及歐洲與全球其他各地的航空排放紛爭等。
三大趨勢影響
利布萊克認為,非常規油氣、能效提高和新能源成本降低等三大趨勢影響著清潔能源的長遠發展。
首先,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新的供應,將影響清潔能源發展。頁巖氣革命大幅降低了美國未來天然氣進口預測量,使全球能源結構、價格機制、氣候政策、地緣政治受到重新審視,也將嚴重影響清潔能源投資。利布萊克認為,未來美國很可能向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開放天然氣出口,但即使美國液化天然氣可以出口到中國,其價格并不具備優勢。按照四美元/M M B T U (百萬熱量單位)的美國氣價計算,加上15%的溢價、三美元的液化費用、三美元的航運費用、0.65美元的再氣化費用,樂觀估計到達中國的價格也在11 .25美元/M M B T U,與當前價格相比優勢極為微弱。利布萊克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國內常規氣、國內頁巖氣、進口管道氣和進口液化天然氣將四分供應總量,供應總量將超過4000億立方米,天然氣進口價格不會低于10美元/M M BT U。
其次,全球能源效率仍將持續提高,具有極大潛力。能源效率提高的潛力可能出乎人們的預料。在過去數年中,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都有大幅度降低能源強度、提高能效的實例。對2035年前美國的電力需求預測在幾年間數次調低。2007—2013年,美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提高了25%,成績令人矚目。
第三,清潔能源已經具備成本競爭力。由于技術進步和規模生產,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斷下降,那些認為清潔能源貴而化石能源便宜的觀點已經過時了。首先光伏發電的成本競爭力大幅提高。2008年以來,全球太陽能光伏晶硅電池組件的價格下降了80 %, 其 中 僅2012年 就 下 降 了20%。在非洲一些無電地區,用煤油照明的成本是每周四美元,而用太陽能光伏僅為一美元,還可以用于手機充電。另外,風電與煤電相比在某些地區已經具有成本競爭力。2008年以來風機價格下降了29%。利用最好的風電機組,在風資源和上網條件較好的地區,風電的上網電價已經可與新建煤電競爭,也相當于氣價為六美元/MMB T U的天然氣發電價格。此外,電動汽車用鋰電池的價格從2011年上半年的1000美元/kW h下降到了2012年下半年的6386 美元/kW h,使電動汽車更富競爭力。
發展的不確定性
利布萊克說,清潔能源發展前景受到傳統與新型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包括:
1、傳統威脅。如生產安全事故、地緣政治、自然災害,以及地區安全局勢等。此外,盡管全球存在巨大儲量的頁巖油氣,但水資源短缺將對很多地區的開采產生很大的約束。中國水資源與傳統化石能源發電之間的矛盾將會激化。
2、新型威脅。比如公眾對清潔能源技術的接受度:大家都認可清潔能源發展的必要性,但并不接受在自家后院建設;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反對化石能源使用的環保運動、網絡安全、氣候變化等問題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利布萊克認為,氣候變化是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全球能源系統的轉型中,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將是重要助力,核能、生物燃料、電動汽車、儲能和智能電網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能源轉型。
在面臨不確定因素方面,利布萊克提出,在清潔能源投資戰略中重新定義清潔能源“投資回報率”的“三性”概念:一是抗沖擊性,指投資項目應對未來沖擊的能力,比如自然災害、地緣政治等。未來對能源系統的最大沖擊有可能來自于水資源的約束;二是可選擇性,指今天投資某一技術可以在今后產生更多的投資機會;三是智能性,指對清潔能源的投資,使得現有的能源系統變得更為智能與精巧。
利布萊克重申,重新定義投資回報率并不是為了取代傳統意義的投資回報率,而是為清潔能源投資戰略提供一個檢查清單。沒有新定義的投資回報率,就很難獲得傳統意義的投資回報率。
中國因素分量
利布萊克預計,在非常規油氣發展、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這三個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化石能源消費的峰值將在2030年左右來臨。其中,中國能源政策和能源價格對全球將產生決定性影響。如果中國化石能源消費峰值如一些專家預測的那樣,在2025年提前到來,那么全球化石能源消費峰值將步中國之后很快實現。
利布萊克說,在非常規油氣增長和能效提高的共同作用下,2035年前美國油氣自給率將大幅提高,同期,中國、印度、歐洲和日本的油氣對外依存度則會不斷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與能源供應國的共同安全就尤為重要。
中國專家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新能源成本降低不能簡單歸結于技術進步。今天可再生能源價格比五年前大幅降低并不僅僅源于技術的進步,產能過剩與市場競爭是兩個主要原因,許多企業甚至在虧損經營。這樣的低價不可持續。利布萊克回應目前虧損的企業多是生產成本較高的企業,而不是成本低的企業。
風電與太陽能電力不能只考慮上網電價,要看系統的消納成本。上網電價只是衡量可再生電力的一個指標。衡量真實的成本競爭力,還要看整個可再生電力供應鏈、發電與消費端的系統綜合成本。另外,可再生能源發展依賴政策支持,市場自己無法推動。如果缺乏政策支持,化石能源的份額將在能源結構中居高不下。
專家們還對場外技術進步對能源行業發展的影響表達了看法。利布萊克認為,非能源領域的技術進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先進機器人、新材料、3D打印機、自動導航與駕駛汽車等)將使能源系統更加高效,更加容易接納清潔能源。
與會專家同意這一判斷,認為信息技術滲透于能源系統,將是清潔能源發展的重大推動力。但是,能源與信息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熱力學定律為能源系統的發展設定了邊界,但信息傳輸不遵守熱力學定律。因此,我們不能期待能源技術能夠獲得和信息技術一樣的迅速發展,也不能期待能源網絡能像信息網絡一樣高速低價而不受距離限制地傳輸能源。他們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所倡導的“能源互聯網”概念可能難以實現。
相關鏈接
清潔能源
清潔能源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含義是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海潮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國家。
傳統意義上,清潔能源包括所有對環境友好的能源,意為環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這個概念不夠準確,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對能源的分類。因此,清潔能源的準確定義應該是:對能源清潔、高效、系統化應用的技術體系。也就是說,清潔能源不是對能源的簡單分類,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術體系,清潔能源不但強調清潔性同時也強調經濟性,清潔能源的清潔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標準。
清潔能源和含義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可再生能源———消耗后可得到恢復補充,不產生或極少產生污染物。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水能,地熱能,氫能等。非再生能源———在生產及消費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氣等)和利用清潔能源技術處理過的化石能源,如潔凈煤、潔凈油等。
比如核能,雖然屬于清潔能源,但消耗鈾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投資較高,而且幾乎所有新能源領先的國家,包括技術和管理最先進的國家,都不能保證核電站的絕對安全。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事故、美國的三里島事故和日本的福島核事故均影響深遠而巨大。核電站還可能是戰爭或恐怖主義襲擊的主要目標,如果遭襲,后果嚴重。所以,目前發達國家都在緩建核電站,德國甚至在逐漸關閉所有的核電站,并以可再生能源代替。
目前,可再生能源大概是最理想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受能源短缺的影響,但是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如需要有水力、風力、太陽能資源,而且較其他能源成本昂貴———投資和維護費用高,效率低。現在,許多科學家在積極尋找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效率的方法,相信隨著地球資源的短缺,可再生能源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成為清潔能源發展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