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革無限的今天,西門子無疑是一個奇跡。
有研究認為,一般企業的衰老期為10年,而在20世紀20年代,公司的平均生存期為65年——擁有162年發展歷程的西門子,確實是個例外。
僅僅讓經濟學家,或者管理學家來研究這家企業是遠遠不夠的,在德國,這家企業已經被列入歷史學家的研究視野之中。
夢想改變世界
西門子始創于1847年,從一個電報機作坊到今天遍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業鏈涉及各大領域的知名全球企業。西門子在一個半世紀的變革洗禮中,飽含了機遇、困惑,甚至艱難,但都始終沒有離開過的是——夢想。
西門子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在年輕時期的日記中就曾寫道:“正因為如此步入青年時代,我更狂熱地想要成立一家福格那樣的世界公司,它不僅要為我,而且也要為我的后代贏得權力和聲望。賺錢并不是我的首要目的,我創建的這個公司對我來說更是一個王國。”
為此,維爾納·馮·西門子奮斗終生。他是個創造發明家,同時也是一位企業家。這是西門子王國的兩塊奠基石。維爾納·馮·西門子最初締造百年企業的激情似乎是西門子發展的原始動力,而自創始人開始的不斷技術創造發明也是西門子屹立不倒的另一個秘訣。
維爾納·馮·西門子本人的兩項發明已被公認為對人類文明進程具有歷史性貢獻。前一項貢獻是1847年發明指針式電報機和遠程電報線路通信。這項弱電工程領域的發明推進了電信時代的來臨,成為電話、傳真、移動通信、多媒體技術、國際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技術發展的源頭。
后一項貢獻是1866年發明自激式發電機。這項強電領域的重大發明迎來了電氣時代,成為今天發電站、高速傳動系統、電氣化交通技術廣泛應用于工商業和日常生活領域的電氣設備的源頭。
科學史學者認為,西門子發明直流發電機和建立西門子公司,是與貝爾發明電話和建立貝爾電話公司(后改名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愛迪生發明電燈和建立愛迪生電氣照明公司(后改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齊名的事件,這三大發明和三大公司改變了世界面貌。
“西門子從事的是技術領域內的工作,所以成功的要義就是最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并憑借新技術獲得競爭優勢。”西門子上世紀90年代時任CEO的馮必樂如是說。
西門子在20世紀引領世界的發明還有30年代的半導體研究、70年代的計算機斷層掃描(CT)技術以及醫療領域的技術延伸、80年代由電氣技術引發的高速電氣列車、城市電氣輕軌等交通運輸革新等等技術。
迷茫時期
如果說在20世紀大半個世紀以來,西門子依靠的發展之道是與顧客良好的銷售關系和始終領先的技術優勢贏得市場,而進入20世紀后半期,西門子需要的是加添行之有效的管理藝術和發展戰略。
面對日趨壯大的科研動力和技術成就,西門子能提供的解決方案和產品觸角也越來越廣,由此當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開始伴隨西門子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使科研成果盡快地投入商業運作。由于產品線冗長和多個部門大相徑庭的經營狀況,使得西門子似乎成為一輛行動遲緩的老戰車。
[$page] 德國企業的保守做派使得其中矛盾在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凸顯。當時西門子曾經遭遇過“股價”跌去一半的尷尬,以及知名咨詢機構曾建議西門子高層解決辦法就是將這個企業分割成數個企業。
這對西門子傳統的“凝聚”策略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因從創始人時代開始,西門子就將全部力量集中于電氣技術這一塊,以便獲得凝聚效應。它使得各部門之間能進行橫向的互相援助。
與此同時,西門子的“德國烙印”還在于它保守的財政政策,避免了公司在行動中操之過急和隨大流的可能性,但這也滋長了“在西門子不會有什么變數發生”的這種觀點。
上世紀90年代的一些財經媒體評論認為,這種觀念在西門子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高層管理者還是普通職員。它阻礙了憂患意識的形成,同時也加大了西門子進行改革的困難。
由于產品線過多,歷史遺留了一批曾經輝煌但進入現代社會開始陷入赤字的產品部門,比如有軌車輛制造,有評論認為西門子必須對其薄弱部分進行“截肢”,類似的情況還有半導體、家用電器以及醫療設備等等。
以創造發明起家的西門子有時也沉溺于“技術樂趣”而忘了殘酷的商業競爭。西門子內部蘊藏著一張長長的單子,就是一批投入了巨資研發出來的產品有些根本沒有推向市場,有些技術堪稱完美,遠遠超過競爭對手,但價格過于昂貴。
上世紀90年代的手機業務也是西門子曾經的困惑,雖然擁有可以信賴的技術,但德國人嚴謹甚至略有枯燥的民族性格似乎帶入了西門子手機,在市場上并不受歡迎。世界營銷市場給西門子的反饋是,推銷手機應該像賣Cucci或者法拉利跑車,而不是火電站或白熾燈泡。
這時候的西門子像一個處于迷茫時期的人,確切地要找回自己,重新出發。業務整合在所難免,同時清空時間所帶來的負擔。
大重組
改變還是出現了。
1993年彼德·馮·西門子作為最后一位西門子家族成員離開了公司的領導層,這似乎也預示著百年家族企業王國需要吸納新鮮血液。
聯系電話:021-31666777
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郵箱:syy@gongboshi.com
- 下一篇:周鶴良:五年內應建立風電技術標準體系
- 上一篇:三菱電機:機遇挑戰并存危機中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