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通過環境無害化管理減少電器電子產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毒化學品排放全額示范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風在啟動會上說,隨著科技快速發展,電子新產品不斷出現,電子廢物處理也必須重視科技前沿、規范處理技術等,以避免產生新的污染。
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與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共同開發,執行期48個月,將通過對電器電子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開展政策標準完善、監管能力加強、生態設計、回收體系和處置技術示范等活動,推動我國電子廢物環境無害化管理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的完善,以減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全球關注環境污染物的排放等。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電子產品報廢高峰期,每年產生230萬噸電子垃圾。其中,每年報廢的電視、電腦、洗衣機各500萬臺,電冰箱400萬臺,手機1000萬部;每年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以5%—10%的速度快速增長。到2020年,全球將可能每年產生2億噸電子垃圾,其中一半來自我國。
環保部對外中心高級項目官員田亞靜說,有調查表明,全球大部分的電子廢物通過不同途經進入我國。我國的電子廢物問題就是世界的電子廢物問題。
田亞靜說,項目在湖北省、江蘇省和天津市進行試點,通過處置技術示范和回收體系示范,增加50%的回收量和正規回收企業的處置量。項目成果還將在全國推廣,最終將細化完善電子廢物處理處置管理政策,編制相關技術指南與操作規程;開發帶元器件廢舊電路板處理處置技術,評估光板破碎廢舊電路板技術,完成火法處理廢舊電路板技術示范; 對拆解過程中非金屬類附加值低的材料再利用,進行風險評估;制定推廣計劃,培訓技術工人等,實現每年5000噸含溴帶阻燃劑的塑料,及每年5000噸CRT玻璃的無害化處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