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發布《2013中國生物質發電建設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累計核準容量達到1222.6萬千瓦,其中并網容量779萬千瓦,占核準容量的63.72%的通。報告預測,到2014年底,預計生物質發電能力達到1100萬千瓦,上網電量有望達到500億千瓦時。這對處于政策扶持期的生物質發電產業當然是好的,同時還將推動生物質發電設備需求的增長,特別是核心設備生物質鍋爐。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表示,近年來,國內生產的生物質鍋爐已經可以做到燃燒清潔能源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不產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會導致酸雨而污染大氣。因此,生物質鍋爐廣泛應用于生物質發電和生物質加熱,成為代替燃煤鍋爐清潔環保產品。
生物質鍋爐是替代燃煤鍋爐的一種最佳方法。生物質顆粒燃料利用作物秸稈、稻草為原料,經過粉碎后再造粒即可作為鍋爐燃料。燃燒后的灰塵可作為高質量優質肥。生物質顆粒燃料熱值高達3800——4200大卡,相當于中等熱值的煤炭發熱量,燃燒值與煤炭大致相當,點火方式更方便。可作為能源化利用的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剩余物以及林業剩余物資源量每年約4億噸標煤。中國的生物質資源豐富,生物質鍋爐取代燃煤鍋爐供熱市場空間較大,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暖已具備產業化的基礎和條件,發展潛力較大。
我國65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約46萬臺,總規模約430萬噸/小時,作為替代燃煤鍋爐的清潔供熱方式,即使替代2%,生物質成型燃料利用量即超過5000萬噸。目前,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800萬噸,在經濟比較發達、化石能源比較缺乏的廣東、江蘇等地區,已初具規模,形成了市場化、專業化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服務的商業模式。
生物質成型燃料可以把城鎮中小型鍋爐、農村和城鎮小鍋爐,(鍋爐效率僅為60%左右,不能脫硫和脫氮)的低效、高污染的煤置換出來,把這些煤用于高效、低污染的大型電站鍋爐。這對農民生活、環境、各種能源各得其所是一個多贏的戰略。對于中國國情,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要注重以高度分散的廣大農民和小城鎮為主要用能對象,這是順其自然的能源服務配置。
事實上,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發電、供熱這個模型已經成為低碳清潔環保經濟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熱力,是我國目前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替代燃煤鍋爐供熱等污染比較嚴重產業模式的重要方式。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生物質鍋爐已占工業鍋爐總臺數的1.5%,約0.92萬臺;民用生物質爐具保有量超過1000萬臺,年產量約200萬臺。從行業的反饋來看,2014年生物質爐具的保有量或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表示,生物質發電項目盈利的重要三個條件。一是高效的鍋爐和上料設備,二是合理的項目布點、規模化的原料供應模式,三是科學的運行管理。目前,國內采用效率高、穩定的生物質鍋爐及其成套設備的項目約為20%,總體盈利狀況不佳。國內不同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年利用小時數從1000小時到7500小時不等(指“等效率用小時數”),先進的設備甚至年運行8400小時以上,等效利用小時數達8000小時以上。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設備運行水平差異很大,生物質發電至少年利用小時數要在6500以上才能做到盈利。生物質燃燒是一個非常專業和高技術含量的行業,不是隨便將燃煤鍋爐修理更換就可以達到最好的運行狀態或利潤。
在生物質鍋爐的結構設計上,相對傳統的鍋爐爐膛內空間大,同時布置非常合理的二次風,有利于生物質燃料燃燒時瞬間析出的大量揮發分充分燃燒。生物質鍋爐的效率一般都在80%以上,鍋爐型號大,燃燒的更充分,鍋爐的效率也就更高。最高的達到了88.3%,比燃煤鍋爐平均效率水平高15%。生物質鍋爐在研發過程中還要解決受熱面沾污、腐蝕、結渣、氣溶膠排放等問題,設備選型有利于提高鍋爐燃燒效率。
隨著生物質發電行業的逐步發展,生物質鍋爐也引起了業界的關注。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正推動制訂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行業標準,標準的出臺將有望推動生物質鍋爐在市場上的規模應用。以滿足城市環境發展的要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加入清潔生物質鍋爐的使用。
(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 環保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