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過去的扶貧工作造血功能很差,我們一直在探索一種有效的扶貧手段,為貧困戶找到一條可以穩定增收的新渠道。”合肥市農委主任何杰告訴記者,合肥市光伏扶貧項目開啟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精準扶貧”的轉變,一次投入、長期受益。從光伏產業角度看,實現了拉動產業發展、光伏應用與農村資源的有效利用。,于2013年7月1日建成并網,截至今年7月底,5戶家庭光伏電站累計發電16600度,并網發送13817度,自用電2813度;戶均發電3320度,輸送電網2763度,自用電562度。
記者在羅家疃村陽光電源建設的一家農戶屋頂看到,10塊250瓦的光伏板南向搭建。男主人告訴記者,現在發電效果非常好,自己家完全用不完,剩余的電還能賣給國家賺錢。
“試點成功后,多個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到現場觀摩學習。”陽光電源電站事業部總經理張許成說,光伏下鄉扶貧不僅解決了一部分農戶的基本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對光伏產業在農村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示范推動作用。
陽光電源電站事業部市場總監李琛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合肥農戶安裝3千瓦電站為例,年均發電3000度,按照發電量全部上網來計算,每年收入約為3000元,25年總收益約7萬元左右。風險小、見效快、可持續,盈利效果顯著。”
示范項目的摸索過程,也是打通分布式光伏在農村推廣流程的過程,對于存在的問題,如貧困戶屋頂結構不能滿足建設條件、補貼如何設計等,后續又進行了政策規范。“光伏扶貧同時帶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產業效益、社會效益,沒有哪個產業比分布式光伏更適合扶貧了。”何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