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3G發牌和2010年FTTX大規模建設以來,中國光纖市場擺脫2000年光通信泡沫破滅以來的低迷,需求連年高速增長。據市場調研機構CRU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光纖需求達到1.3億芯公里,約占全球的一半份額。相比2006年的2500萬芯公里,6年間需求增長了5倍。
中國光纖廠商牢牢抓住了國內市場的發展機遇,迅速崛起。以銷量計,2012年有五家中國光纖廠商躋身全球前十大之列,占據了半壁江山。但是,“福兮禍所伏”。隨著各家廠商連年擴產,光纖很快從供不應求走到產能過剩。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主任、烽火科技高級顧問毛謙直言,今年光纖產能還將進一步擴大,光纖預制棒(簡稱光棒)“下行上效”,也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
光纖需求趨穩
在持續景氣的市場行情下,各家光纖廠商都抱有樂觀預期。2012~2013年,光纖廠商擴產之勢仍在繼續,例如凱樂科技1000萬芯公里光纖擴產項目;中天科技1.8億光纖擴產項目;鑫茂科技1350萬芯公里光纖擴產項目;永鼎股份1000萬芯公里光纖擴產項目;特發信息675萬芯公里光纖擴產項目;亨通光電合資光纖項目,等等。
瘋狂擴產的背后,是光纖產能已然過剩的現狀。持續了4年的增長勢頭后,由于運營商建網投資開始放緩,2013年中國光纖需求與2012年相比,只是持平或略有增長。在近日舉行的“海峽兩岸光通信論壇”上,長飛公司總裁莊丹認為,未來幾年中國光纖需求仍將保持穩中略有增長的水平。
此前有專家表示,2013年光纖產能過剩率為50%。2014年產能擴張仍在持續,毛謙指出,目前中國光纖產能為1.8億~2億芯公里,到今年年底,產能將達2.5億芯公里,出現嚴重過剩。亨通光電總工程師薛夢馳接受C114等媒體采訪時也表示,4G建設會帶來光纖需求增長,但不會改變產能過剩的局面。
新增的龐大光纖產能,還未找到有效的消化途徑,用于光纖拉絲的母材光纖預制棒,也已經悄然走上光纖的老路,面臨從依賴進口到產能過剩的供求大反轉。與光纖相比,中國光纖廠商在光棒領域產能過剩的速度更快,面臨的問題也更為嚴峻。
光棒產能過剩
在光纖光纜產業鏈中,光棒被稱作是“皇冠上的明珠”。業界普遍認為,光棒、光纖、光纜的利潤分配為7:2:1。如不能掌握光棒利潤,規模再大也是為人作嫁衣。因此,在不斷擴充光纖產能的同時,中國光纖廠商還努力向光棒進軍,意圖摘取這顆明珠,獲取更大的利潤。
但是,一紙反傾銷訴狀,讓中國光棒產業面臨的困境浮出了水面。今年3月,應國內光纖廠商申請,中國商務部發起了對原產于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棒反傾銷調查。根據公開的文件,2010年~2013年,國內廠商的光棒產能與產量均大幅上漲,但開工率連年下滑,2013年開工率已經降到77%。三家國內領先光纖廠商光棒的稅前利潤率最高只有8.59%,最低只有2%,大大低于同期國內光纖平均10%左右的稅前利潤率。
毛謙認為,“7:2:1”事實上反映的是國際光纖巨頭的利潤分配,國內光棒產業并不符合這個比例!胺磧A銷如成立,將會對進口光棒價格上加以限制。但關鍵在于,中國光棒企業很多控制權都掌握在外資手里,國內廠商除少數能自產制棒拉絲設備外,大部分依賴進口。在制棒的主要原材料、氣體、涂料等方面國內廠商大部分依賴進口,檢測儀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