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的總體思路是先部門內整合,再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整合,逐步推進脫鉤改制、鼓勵并購重組。
《意見》指出,將“整合”作為改革的主要抓手,根本任務在于建立我國現代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體系,逐步做大做強。這無疑給身負眾多證書的線纜企業帶來福音,將減輕企業負擔。
“電線電纜作為配套產業,和每一個部門都有關。一個大型的電線電纜制造企業擁有的證書有幾十種,這些證書給電線電纜企業帶來很大的負擔,卻對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沒有帶來根本性的轉變。”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吳長順說。
江蘇上上電纜集團董事長丁山華則表示,國家有生產許可證、3C認證,行業有電能認證、煤安認證、消防認證、通信進入證等,直至小到“漁檢”證書,名目繁 多,沒證無法銷售,取證后每年監管不斷,且形式多樣,生產企業應接不暇,花費的精力、財力不菲。他說,建立統一、有效的產品認證監管機制、互認機制很有必 要,可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減輕了線纜企業的負擔,更是間接地凈化了線纜行業市場競爭環境,提升了線纜產品的質量。
一個行業的檢測檢驗機構理應為規范這一行業的從業行為而服務,并對其負責及提供安全保障。近年來,越來越多不同體制的線纜檢測機構紛紛成立,有隸屬于政府 部門的,也有掛著公家名義卻為私人所有的,部分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遵循吃拿卡要”的原則已經成為電線電纜行業公開的“秘密”了。正是因為當下市場上的檢 測機構魚龍混雜,導致許多企業為了那份產品檢測達標的報告不惜利用各種手段獲取“通行證”。
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程虹表示,目前我國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基本上不能向服務對象提供全球的規模化服務,更沒有承載質量信用的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具有電線電纜檢測資質(含部分性能)的檢測機構已近150家。在龐大的檢測隊伍中,對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理解的差異、檢測儀器的操作方法 和檢測技術掌握的差異以及相互之間的不正當競爭,影響了產品檢測結論的科學性、公正性、正確性和合理性以及監督檢測的質量。
程虹表示,整合就是要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組建能參與國際競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化的中國質量服務集團,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服務中國,走向世界。這也將助力中國線纜企業減輕負擔,凈化環境,提升質量,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本文首發電纜網www.cableabc.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