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業內普遍認為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元年,隨著中央“新政”的推出及各地補貼細則的落地,私人消費市場逐步活躍起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明顯提速。以北京為例,新能源車第一期搖號,1666個私人指標,僅有1428個消費者參與搖號。第二期搖號依然有1666個指標,但目前申請人數已達到2420人。
迄今為止,中國已先后分兩批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試點城市及區域名單,入圍城市共計88個。目前各地均在陸續制定各自的推廣計劃,是否會設置進入門檻,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日,由第一電動網主辦的“EV英雄會”之新能源汽車創新論壇上,北京、深圳等新能源車試點城市的主管領導展開了討論。
此前,北京和上海先后表示,進入本地銷售需要進入當地的新能源車目錄。盡管目前,已經有7款新能源車進入了北京目錄,此舉仍被視為變相的地方保護主義。對此,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近明反復解釋,北京對新能源車的做法不是設目錄,而是對進入北京銷售的新能源車提出特殊要求,這也是為北京消費者考慮。“比如北京的冬天比較寒冷,電池狀態和車的運轉狀態能不能滿足這樣的冷天氣情況下的正常運行?北京的夏天有的時候暴雨來得猛烈,造成了車陷入水中的情況。如果大面積的使用新能源汽車之后承受不了涉水考驗,對老百姓的正常使用不利,因此北京市加了一個涉水的相關要求。”
牛近明表示,北京市到2017年將新增17萬個新能源汽車指標,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非常支持,并將長期堅持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4月17日,北京市科委主持了首批進入北京新能源目錄的整車企業和北京12個主要的大型物業公司簽署協議,以解決充電難的問題。“北京是開放的市場,希望好的產品和服務能夠到北京來。”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孫逢春回應了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電動車不列入北京目錄的原因。他表示,在目前充電樁建設不足的情況下,使用插電式和增程式電動車實際上等同于使用普通混合動力汽車,并不能達到有效節能環保的目的。同時,政府拿出真金白銀來補貼,也希望節能環保的效果一步到位,因此補貼只針對電動車。
與之相反,廣州、深圳、合肥、襄陽四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主管領導表示,他們不會設立新能源汽車進入目錄,只會提出車企的維修保養要求。廣州市發改委副巡視員李小聰表示,只要是列入國家目錄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都能夠得到廣州市對國家承諾的政策支持。同時,針對產品的生產企業以及經銷商,廣州會提出一定的要求。
深圳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助理陸象幀表示,只要進入國家公告的新能源車,深圳都歡迎,這樣可以讓老百姓有多樣的選擇權。但是來了以后,車輛的維修保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沒有做好維修保養的話,也可能會被市場淘汰。這方面深圳有一定的要求。基本要求是故障響應時間1小時,3天修不好應該有替代車。但深圳具體的推廣政策還在制定中。
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辦公室副主任高峰稱,襄陽市不存在準入的問題。“襄陽是第一輪公共服務領域的試點城市,從體量上講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是大客車以及出租車。襄陽不具備乘用車生產能力,因此也不存在地方保護的問題。"關于政策,我們在參考各示范城市的運營經驗,正在制定當中,應該是會比較開放的。”
合肥科技局新能源汽車領導小組辦公室房繼業也表示,合肥市暫時不會設立準入措施,但是對企業會有一些要求,比如說一些健全的社會售后服務保障體系。“合肥要求新能源車企要有6個售后服務點,車輛發生故障的話在一定時間內解決。政府會積極為企業做好服務,幫助企業在合肥推廣,積極申報國家補貼。通過我們這些做法讓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眾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為新能源車企業打開大門,不設目錄,不僅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流通提供了更好的環境,也促使北京上海等城市進一步敞開大門。新能源汽車或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開放競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