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的數據,截至目前,中國特高壓電網已完成一條特高壓交流線路和兩條特高壓直流線路,共達到4633公里,有兩條在建的交流和兩條直流線路,達6412公里。這些特高壓項目開工、投運、安全穩定高效環保運行,標志著我國特高壓輸電工程進入加快發展的新階段。 讀來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
一直以來,我國 東部電力缺口增大( 每年用 電高峰時缺口達3-4千萬千瓦)和西部利用小時較低的矛盾顯著突出,反映了輸電走廊存在嚴重瓶頸。而供電不足的問題已經影響到東部地區企業開工率和經濟增長。 同時,我國煤炭生產未來主要集中在晉、陜、內蒙古、寧、新等西部北部省區,若仍堅持目前在西北部產煤、將煤運輸到東中部發電的傳統模式,煤炭運力緊張、電煤供應保障度不高、電煤價格高企的煤電運矛盾,將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把特高壓加進“菜單”,一是 特高壓電網減少輸電線回路數,節約土地資源。與 500 千伏相比,相同的輸送容量的特高壓線路可以減少占地 1 / 2 左右。二 是 通過特高壓電網提高跨流域補償和水火互濟能力,可減少系統備用和棄水電量,降低線損,資源綜合利用效益顯著。三 是 目前我國東部地區已經基本上沒有大氣環境容量資源,在西部、北部煤電基地實施電源集約化開發,統籌處理電廠廢氣和廢渣排放,可以顯著減輕東部地區的環保壓力。四 是 特高壓電網建成后,可在西部建設坑口電廠,變長距離運煤為輸電,還可大大緩解交通運輸的壓力,同時有利于減輕煤炭運輸沿線的污染問題。
當然,建設特高壓電網,也并非掌聲一片,有質疑的聲音,認為特高壓是“待成熟的技術”,存在一定風險。 這場圍繞特高壓電網工程的論爭,讓人想起關于建設三峽工程的論戰。當年,許多專家對建設三峽工程持反對意見,特高壓亦 然。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去年11月強調,目前,中國已完全具備大規模建設特高壓電網的條件,“中國不僅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且這項技術在世界上是惟一的” 。
由此可見 ,特高壓電網是解決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諸如東中部環境污染加劇、風電等清潔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煤電運緊張反復出現等一系列嚴重問題的“戰略樞紐”。加快建設特高壓電網, 使之不僅成為一道“開胃菜”,而且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