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問題如何治理?作為耗煤大戶和污染排放大戶的火電行業如何控制污染備受關注。進入“十二五”,火電行業面臨更加嚴格的排放限值,但工程減排的空間在收窄,節能減排任務依然艱巨!笆濉逼陂g,火電行業節能減排面臨哪些挑戰,該從何入手?對此請業內專家進行詳細分析。
挑戰一:減排空間越來越小怎么辦?
電力工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4.9億千瓦左右。其中,火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1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約67.8%。“十二五”期間,火電裝機新增約3.3億千瓦,相應增加燃煤量約4.5億噸原煤,電煤用量比 “十一五”末增加20%以上。因此,“十二五”期間,控制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即使新增火電機組全部安裝脫硫設施,二氧化硫排放量還將增加約80萬噸/年。至“十一五”末,全國燃煤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設施的機組已達到全部煤電裝機容量的86%,關停的小火電機組達到7683萬千瓦,約占火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10.9%,火電行業減排的空間越來越小。
火電行業大規模脫硝受多種因素影響和制約。為實現“十二五”氮氧化物總量控制目標,“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力行業脫硝裝機容量比例需達到70%以上(包括新增機組),這將大于“十一五”期間二氧化硫的脫硫裝機容量。此外,電廠脫硝還原劑氨的需求量將很大,脫硝裝置中的催化劑也未實現國產化,以及催化劑失效后的處理等都將加大電力行業氮氧化物減排的難度。
我國供電標準煤耗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低于美國和澳大利亞,“十二五”煤耗再繼續下降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挑戰二:有哪些技術難題待突破?
除塵技術
目前,我國靜電除塵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應用比例約94%。由于我國燃煤灰份較高,煤質和負荷多變,要穩定達到30mg/m3的煙塵排放限值,需采用6電場以上的電除塵器。
現役機組多以4電場為主(部分已在“十一五”期間進行了改造),絕大多數沒有增加電場的空間,須采用布袋除塵技術、電袋復合除塵技術或移動電極、高頻電源等新工藝。從運行效果看,部分布袋(含電袋)除塵器存在較大技術不穩定性,出現了多起短期運行布袋破損的情況。正常運行下,定期更換的布袋如何妥善處置、布袋濾料國產化等都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脫硫技術
新標準對脫硫限值的嚴格要求,將迫使火電廠提高脫硫裝置性能,脫硫效率超過95%的高效煙氣脫硫裝置將成為市場主流,尤其是高效的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裝置將獲得更大市場空間。一些因技術局限性無法在脫硫效率上得到突破、排放不能滿足要求的工藝將面臨被洗牌的命運。幾乎所有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脫硫的電廠都將面臨新增爐外煙氣脫硫的改造。
煤質保證也非常關鍵,以實際長期連續穩定運行的脫硫效率最好水平95%計,如排放限值達到50mg/m3,燃煤含硫量須低于0.4%;達到100mg/m3,燃煤含硫量須低于1.0%。
據統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燃煤機組容量超過兩億千瓦,根據國內的電煤供應形勢,難以保證全部機組長期穩定燃用含硫量小于0.4%的特低硫煤,技術上無法保證達標排放。同時,新建機組也無法保證全部燃用含硫量小于1.0%以下的電煤。
脫硝技術
火電廠是實施氮氧化物控制的重點,但電力行業大規模脫硝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尚未徹底解決脫硝催化劑原料的技術瓶頸問題,脫硝催化劑及其原料(鈦白粉)需要大量進口(國外也無法完全滿足要求)。
此外,電廠脫硝還原劑氨的需求量加大,對于脫硝還原劑(液氨、尿素)緊俏地區,可能會催生一批能耗高的小化肥廠。生產液氨和尿素不但要消耗很多石油、天然氣和優質煤,還伴隨更多的環境污染和安全問題。催化劑失效后的處理也是一個需要予以重視的潛在問題。
汞排放控制技術
根據環境保護部要求,目前五大發電集團已積極進行2012年度汞污染排放監督試點工作。目前,我國對火電廠汞排放的數量、對環境質量的影響范圍和強度等尚不明確,對不同燃煤的汞含量情況也未掌握,汞排放的控制技術和監測技術尚不成熟,薄弱的技術基礎無法支撐火電廠煙氣汞排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