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第一人”。
他的宣言是:我從來不怕戰斗!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短短三個月時間,網絡上一個叫“ 如海”的名字快速走紅。不僅如此,“ 如海”還活躍在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權威大眾媒體中。 他被稱為“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第一人”。
“如海”是化名,他的真名叫任凱,是美國光伏設備公司的一名高管。他年屆40歲,思維敏銳很健談。一份外企的高薪厚職使他在北京順義擁有一套自己的別墅。
早在2011年5月,任凱就想在自己家的屋頂上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他跑到順義電網申請,但吃了閉門羹,電網光伏發電的并網支持政策時,任凱精神一振,他立即聯系電網,跑發改委,為自己的屋頂電站立項。不僅如此,他還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公眾平臺微博的威力,用“ 如海”這個名字全程直播了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出生以及運行過程。他的微博受到了眾多關注,如今已經有五千多粉絲,他的原創文章也達到了兩百多篇。“如果我不選擇微博直播,不吸引媒體關注,可能許多事情還會一拖再拖,網絡的力量幫助了我。”任凱說道。
和電網討價還價
客服告訴他,國家沒有政策規定電網吸納居民用戶的光伏發電。所以當2012年10月6日國家電網出臺了對分布式首要的問題是并網。在并網申請遞交以后,國網確認此項目接入費用1.7萬元,包括2個電表、1個斷路器等,由用戶承擔。任凱認為,這并不合理。他算了一筆帳:按照1元的電價補貼來算,自己的項目總共3KW(千瓦),總費用是3萬,平均每天發10度電,如果加上1.7萬元接入費,那么自己的投資回報期將要增加5年時間。國家電網的文件明確說明說6MW(兆瓦)以下免費接入。但國網解釋說“接入工程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部分由電網企業投資建設”,但“接入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由項目業主投資”。這是一份模棱兩可的文件,任凱將迷惑公諸微博,引來了北京市電網領導的關注。也許是輿論的壓力,兩天后,國網給出了令任凱滿意的答復。他在日記中記錄:“12月12日,今天國網北京局和順義分局客服部及電研院領導一行五人冒雪到我家召開現場公會,會上我表示系統接入費1.7萬太貴,市局領導當即表示以前的解釋不準確,這只是項目工程估算費用,包括電能表在內的大頭都將由國網承擔。具體我需承擔費用要視接入工程實際實施后確定。國網太給力了!”
1.7萬元的電網接入費用由電網承擔下來,對任凱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勝利。“我不僅僅是為自己爭取這筆費用,而是為我身后千萬的個人用戶在爭取。” 他興奮地說。
叫板發改委
隨后,任凱需要爭取更好的投資回報率,即爭取補貼政策。他對本刊介紹:“ 光伏發電全部并網申請雖通過,但是按現在的審批要求,沒有得到發改委項目核準,國網只能給我結算每度電0.4元的脫硫煤上網電價。我要在國網的協助之下,爭取通過項目核準,取得1元的上網電價資格。”
為了拿電價補貼,任凱沒少往北京市發改委跑。他前往北京市發改委遞交項目核準申請,但發改委官員回復說目前的電站核準政策是針對法人的,自然人項目是否審批和享受1元電價并無文件支持。在進一步對國家發改委的“ 項目核準”政策解讀以后,任凱發現了許多問題。發改委的核準文件中規定“ 由具備甲級資質的工程咨詢機構編制的項目申請報告一式5份,據了解甲級資質的項目申請報告大約需要20萬元人民幣一套,還要城市規劃、環境評價、土地等審批報告。“ 光這些報告估計需要50萬。而我的3KW分布式光伏電站全部投資才3萬。”研讀之下任凱得出了一個結論,“我作為普通居民在自己屋頂建立分布式光伏電站,一不是法人,二不影響城市規劃,三不影響土地使用,房屋是自己的私人產權,四不影響環境,應該不需要發改委的項目核準。”在和北京市發改委內部人士進行了長談之后,任凱認為發改委的政策會有所松動,態度比較積極。發改委內部人士給他透露了一個信號:國務院支持光伏會議的政策精神,正在各部門分解落實中,新的光伏審批和度電補貼政策即將出臺。
果不其然,2013年兩會剛過,國家發改委就發文支持分布式光伏的補貼電價為0.35元,即個人用戶屋頂的光伏電站所發之電可獲得0.35元的補貼,比如市電是0.5元,那么光伏發電賣給電網的價格就是0.85元(0.5+0.35=0.85)。任凱的斡旋最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任凱的斗爭是值得的,他與電網的交涉解決了初裝費用問題,在電網規定的20個工作日內,居民就可以實現自己屋頂的并網了。如今,補貼問題也明確了,盡管沒達到預期的1元,但畢竟是個很大的進步。發改委是否需要調整政策將6MW以下的分布式項目改為備案制,雖然目前并無確切文件說明,但以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從發改委內部人士釋放出來的信號看,這一天也為期不遠了。
一個人的力量盡管有限,但做了就有成效。從2012年10月到2013年4月, 任凱花了半年時間堅持做了一件事,看似滄海一粟,卻將中國的分布式發電向前推動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