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稱光伏新政將在6月出臺,補貼標準也將大幅度提高,無論真假,對光伏產業來說,我都不覺得這是一個好消息。
從2011年開始,中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內外壓力在不斷加大。今年6月,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初裁結果將出,業內態度悲觀,擔心本就艱難的光伏產業因此雪上加霜,由此對中國光伏新政的期盼更加熱切。
根據3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新政將涉及光伏的標桿電價以及分布式光伏的補貼問題。尤其是后者,一旦補貼到位,商業模式合理,中國東部的大片廠房屋頂都是分布式光伏的市場所在。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胡潤青稱,中國屋頂光伏的安裝潛力可達4億千瓦以上。
然而,《征求意見稿》下發兩月,光伏電價政策遲遲沒有下文。該文的標桿電價和補貼標準已讓業內十分不滿,加之歐盟“雙反”壓力,全行業被陰霾籠罩。
如果撇開民族情緒,我倒認為“雙反”并非壞事。
根據相關學者粗略計算,按40G瓦計,每年可發電640億千瓦時,若按照大部分被國內市場消化都建成電站計算,國家每年需補貼約200億元人民幣(其中尚未考慮江蘇省給予光伏的補貼是1.3元/千瓦時,山東給予的補貼是1.7元/千瓦時等高價補貼差額以及“光電建筑一體化”補貼、光伏發電輸送補貼和往年已建成光伏電站發電補貼)。國家每年在光伏產業上支付的補貼金額近千億元。
然而,現實卻狠狠抽了“補貼”一記耳光。
業內人士想必都還記得,在光伏產業初期,各式的皮包公司進入行業,許多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毫不相干的企業和資本一哄而上。國內一些主營業務為汽車、飼料等的上市企業紛紛跨行進入光伏領域,一些小型民間資本也跟風而來。甚至僅投入上百萬元資金,從國外購買現成工藝方案,進行手工組裝,就可以成為光伏制造商。據統計,2008年,我國光伏企業還不足100家,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至今已膨脹至500余家。同時,地方政府也借著中央“扶持新興產業”的春風大興土木:占地、批項目、拿補貼。
結局是,中國光伏三頭在外,技術、原材料、應用市場全在外面,盡管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和國家電網[微博]等各方的積極配合下,已為中國光伏國內擴容做好了鋪墊,但是,在遭到國際市場的“雙反”時,我們仍是不堪一擊。
所以,我們的光伏企業要想站穩腳跟,就別老把眼光瞅著“補貼”。還應該加大技術投入,努力把效率提上去,把發電成本降下來。要做好不靠補貼也能生存的準備,并且應該努力朝著更加清潔、更加好用的方向去轉變,這才是光伏發電的趨勢和潮流,否則一時的救助也難也改變格局,國家不可能永遠補貼一個過剩、虧損的產業。
唯有改革調整增強市場競爭力,才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