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用戶@工程機械大佬爆料稱,工程機械行業流行裁員季,三一重工讓員工自己填寫《停薪留職申請書》,來規避法律上的風險和自己應承擔的經濟責任。
據悉,過去2-3年機械行業人才供不應求,當時進入該行業也非常容易。然而,去年以來,市場行情不斷下行,企業由于資金收緊,加上銀行不再給放貸,他們以裁員方式節約成本,也正反映了整個行業的無奈。
據報道,在行業整體不振的情況下,“裁員”成了企業們節約運營成本的主要方式。包括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在內的多家國內行業巨頭已開始“各種方式”的變相裁員,行業低迷時期的無奈正在不斷凸顯。
三一重工裁員澄而不清
盡管此前三一重工高管對“裁員門”事件一再澄清解釋,一系列的證據和事實還是另他們的辯解顯得牽強附會,欲蓋彌彰。2013年4月26日,三一重工公布的2012年年報更是直接證實了外界持續關注的三一重工2012年裁員傳聞的真實性。據年報顯示,2012年末,三一重工員工總人數從上年末的51827人銳減至34887人,員工人數凈減少16940人,減少比例高達32.69%。而從2012年7月7日中新網報道得知,上半年三一重工還曾新招聘員工3000多人,這意味著保守估計,2012年三一重工累計裁減員工達到了2萬人的規模。
按照向文波自己的“人均節省10萬”的說法,2012年三一重工實際通過裁減員工實現了節省成本17億元,而2012年三一重工全年凈利潤也僅56.86億元,占到30%的比例。最重要的是,這部分通過裁員降低成本變相增加的利潤,不是通過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創造的。這部分利潤不能客觀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無疑會對廣大投資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誤導。
信息披露嚴重違規內幕交易疑點重重
對于裁員事件,三一重工集團諸位高管堅決辟謠稱裁員30%絕對不存在。廣西大學法學院院長孟勤國表示,關于三一優化30%員工的傳聞一經證實,肯定屬于中國《證券法》規定的“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顯著影響的其他重要信息”,也屬于上交所《上市規則》規定必須披露的重大事項。
據媒體報道,此前因三一銷售模式轉變,3000多人由三一員工轉制成為代理商。而法律界人士認為,三一重工這種銷售模式由直銷向代理商的重大轉變,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公司財務報表中銷售收入數據和存貨數據的準確性。替三一重工銷售產品的幾十家銷售公司,基本上是原來三一重工各地分公司的翻牌公司,其中如江蘇三一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富義和北京三一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喻明忠,更是同時擔任了三一重工總裁助理。通過所謂改制,從而使得銷售體系在體外循環,客觀上把銷售體系演變成了客戶終端,把原來必須由用戶實際購買才能計入銷售業績的,改變為自己控制下的銷售公司“幫忙”就可以完成銷售業績,銷售上的“數字游戲”有虛增收入的嫌疑。事實與猜測有多大出入,目前還無法評估。
自2012年12月21日三一臨時股東大會結束至2013年2月4日春節前(累計28個交易日),相關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以及上證指數和大智慧機械板塊指數的漲幅情況,數據表明,三一重工的股價漲幅明顯高于上證指數和同行業機械板塊指數的漲幅。
三一重工臨時股東大會召開后的股價漲幅為34%,遠遠高于上證指數同期14%的漲幅,也遠遠高于大智慧機械板塊同期11%的漲幅。如果提前至2012年12月4日開始計算,則短時間內三一重工股價漲幅高達73%。令人費解的是,此次股價上漲是發生在三一重工四季度虧損1.88億的背景下。
很顯然從股價異動的實際情況來看,三一重工相關裁減員工30%的傳聞信息符合《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行為認定指引(試行)》第九條“有關信息一旦公開,公司證券的交易價格在一段時期內與市場指數或相關分類指數發生顯著偏離”所認定的內幕信息。
中國《證券法》第七十六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
坊間傳聞有關三一違規披露已有人向證監部門舉報,舉報人來自三一內部還是同業,證監部門是否已經收到舉報信,結果如何,一切尚未可知。
事實上,工程機械行業變相裁員絕非個例。前不久,國內民營造船龍頭企業熔盛重工曝出勞資糾紛,雖然公司表示,“其正在轉型升級,需要對現有的人員結構進行優化”,但有員工透露,公司所謂人員結構優化,實際上就是采取“轉崗、降薪、輪休、查勞紀、拖工資”等途徑,讓員工主動辭職,以避免支付大額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