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期間,我省除了要在生產總值能耗實現下降18%的目標降至0.544噸標準煤/萬元外,還對各行業提出了新的目標:到2015年,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交通業、農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均下降18%,建筑業完成節能量660萬噸標準煤。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年用電量、公共機構人均年綜合能耗量分別下降13%和11%。省重點用能單位實現節能量1500萬噸標準煤。
面對這一節能的新挑戰,我省把節能降耗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希望借此難得的機遇建立節約型、清潔型、生態型產業結構。
節能減排將重點關注五大領域
為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我省在耗能的五大重點領域:工業領域、建筑領域、交通領域、公共機構和商貿酒店領域、農業領域將給予特殊的關注。
新能源、新設備的運用可謂是節能減排的福音。在工業領域,我省將鼓勵提前淘汰限制類產能和設備。在優化發展火電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以適應工業用電的需求。在建筑領域,為推動30%新建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這一目標,我省將建立可再生能源應用補貼機制。力爭在“十二五”期末,全省建筑設計和施工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城鎮新型墻體材料使用率達到98%以上。在農業領域,我省在“十二五”期間將力爭新建農戶用沼氣10萬戶,扶持750個養殖場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推廣農村經濟適用型太陽能熱水器15萬臺。在農業器械方面,將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農業機械和漁船設備,打造2-3個海洋生態系統節能減排示范區和節能漁業示范基地。
“十二五”將實施五項重點節能工程
圍繞機關企業、民眾、科技三大環節,我省將在“十二五”期間實施五項重點節能工程。包括萬企(單位)節能工程、綠色機關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信息化工程、節能關鍵技術研發推廣工程。
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采購比例將獲得提高!圍繞打造綠色機關,黨政機關除了在汽車采購方面將優先考慮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其他各項采購方面也將優先采購節能(節水)設備和產品,并實施公務車油耗定額管理制度。在企業方面,為力爭形成3000萬噸標準煤節能量,我省將加快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為手段、組織8000家重點用能企業、1000家商貿酒店、1000家大型科教文衛體等公共機構開展節能低碳行動,打造一批節能示范企業(單位)。
據了解,廣州、深圳在“十二五”期間將被建設成為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實施能耗實時檢測并不斷完善在線監測系統和數據信息庫。
廣東“十二五”節能減排壓力加大
“現在節能的空間越來越窄,比如說淘汰落后產能,‘十一五’期間廣東淘汰了大量的落后產能,能夠為‘十二五’留下的已經很少了,”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節能和循環經濟處處長謝時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畢志堅也坦言,節能減排難度加大,特別是節能任務異常艱巨,形勢異常嚴峻。她說,廣東省單位GDP能耗絕對值是除北京以外位于全國最低水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在全國也居于最先進,這使得“十二五”的節能潛力較小,再往下降的空間非常有限。
同時,廣東的工業化、城鎮化步伐還將加快,產業結構重型化的趨勢將加深,居民能源消費也在剛性增長。另外,畢志堅說,廣東的節能指標任務可能更重,國家傾向于要求東部地區在“十二五”期間承擔更重的節能任務,這將給廣東節能工作帶來空前壓力。
地方對于壓力的預感也為全國的整體指標分配增加了難度。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認為,經過“十一五“之后,現在指標再往下分,難度就大了,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進行協調來確定指標,事實上,“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節能減排的任務都會更艱巨。
對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十二五”的節能減排難度肯定大過“十一五”,但節能減排的工作一定要做,關鍵是做多做少,經過“十一五”之后,地方政府再向上報節能減排目標數字時,就會預留充分的空間,但就國家整體而言,還要完成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任務。
“這就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了。”在林伯強看來,地方政府遲做不如早做,利用未來5年的時間,有步驟地推進節能減排任務,“盡管節能減排的空間越來越窄,但可以通過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進一步挖掘潛力”。
廣東“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平均增長要超20%
《廣東省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設定了目標: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年總產值達6000億元,其中,節能產業年產值達到1800億元,環保產業產值達到4200億元(環保設備及服務業產值150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27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10個省級節能環保園區和10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或工程實驗室也將在“十二五”期間建成。
早在幾年前,廣東已經開始摸索節能環保的良方。2010年環保節能產業總產值達2400億元,占當年全省生產總值的5.28%。
從2400億元到6000億元,整整2.5倍的產值提升如何在短短五年內實現?《規劃》給出了答案:政府對節能環保產業的資金支持。除了采取補助、貼息、獎勵等形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外,還將搭建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間的溝通合作平臺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