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全球制造業中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其裝備制造行業全球領先。多年來,在紡織業內人士眼中,德國紡織機械以其質量、性能與創新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有關資料顯示,德國紡織機械在全球同類產品貿易量中達30%以上,居世界首位。
德國地不大物不博,能源和自然資源較為貧乏,然而卻是當今歐盟最大、世界第四大經濟體。與英法等國家相比,德國進行工業革命和實現現代化相對滯后,而且在半個世紀內發動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之后還能重新崛起,靠的是發展經濟和強化國力,而發展支柱產業是其立國之本,強國之道。其實,德國的支柱產業就是制造業,包括汽車和汽車配件工業、電子電氣工業、機械設備制造工業、化學工業等產業。
為了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德國政府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了“工業4.0”項目。該項目是德國政府2010年7月《高技術戰略2020》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德國在創新制造技術方面的研究、開發和生產,以及在復雜工業過程管理方面高度專業化,確立了其在制造工程行業中的領導地位。因此,德國以其獨特的優勢開拓新型工業化的潛力:“工業4.0”。
“工業4.0”項目著眼于物聯網與服務,可以為中國紡織工業所借鑒。世界前三次工業革命源于機械化、電力和信息技術。現在,將物聯網和服務應用到制造業正在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不遠的將來,企業可以建立全球網絡,把他們的機器、存儲系統和生產設施融入到虛擬網絡-實體物理系統(CPS)。
在制造系統中,這些虛擬網絡-實體物理系統,包括智能機器、存儲系統和生產設施,能夠相互獨立地自動交換信息、觸發動作和控制。這有利于從根本上改善包括制造、工程、材料使用、供應鏈和生命周期管理的工業過程。
“工業4.0”擁有巨大的潛力。智能工廠使個體顧客的需求得到滿足,這意味著即使是生產一次性的產品也能獲利。在工業4.0中,動態業務和工程流程使得生產在最后時刻也可以變化,也有能力代表供應商對生產過程中的干擾與失靈作出靈活反應。
“工業4.0”也將帶來創造價值的新方式和新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它將為初創企業和小企業提供發展良機,并提供下游服務。此外,“工業4.0”將應對并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一些挑戰,如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城市生產和人口結構變化等。
其實,在制造工程領域,全球競爭愈演愈烈,德國不是唯一已經認識到要在制造行業引入物聯網和服務的國家。再者,不僅僅亞洲對德國工業構成競爭威脅,美國也正在采取措施,通過各種計劃來應對去工業化,促進“先進制造業”。
中國是制造大國,在走向工業強國的路上,應該高度關注、借鑒以德國“工業4.0”項目計劃為代表的先進理念與做法,未雨綢繆,及早制定戰略,采取行動,以確立后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