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D打印技術再一次掀起了各界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關注與討論。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成為關注焦點,最初源于一本美國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書中預言,新能源與互聯網的融合將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
筆者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不能理解為僅僅3D打印、新材料或者信息化等個別新制造技術和設備的出現和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實質應是一個內涵豐富、多層次、已發生突破,但仍處于演進中的整個工業系統變革。
誠如杰里米?里夫金所言,能源永遠是推動“工業革命”的主角。自18世紀以來的200年里,煤炭、石油、天然氣極大推動了人類工業化的進程。但隨著化石能源越來越少、價格攀升、環境污染加劇,人類正在思考如何將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充分利用,以達到真正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而我們現在所說的這些可再生能源,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如何讓地球人都能分享到這些能源,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就像使用WIFI一樣,通過互聯網和能源的結合,我們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能源共享。”
杰里米?里夫金的預言并非空中樓閣,這樣的場景已經在歐洲、美國等很多地區出現。在法國,家庭居民可以將他們自己的房子改成小型發電廠,即所謂的分布式電源模式,居民只要交付6萬美元定金,即可在房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這些電池板能生產出足夠的電力,在滿足房子所需電能的同時,還可將剩余電力賣給電廠,投資回收期為4~10年。
近日,國家電網發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這意味著,我國的單位以及個人在用分布式電源給自家供電的同時,也可將用不完的電賣給國家電網。在國家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的政策背景下,這一政策使得很多人開始樂觀展望中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美好圖景。
不過目前,因為技術、政策以及行業壁壘等原因,中國的分布式能源依然處于散兵游勇狀態,中國還沒有完全理解將所有可再生能源連接起來形成整體互動系統給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改善這樣的現實狀態,不僅僅需要來自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更需要中國能源企業的實踐與參與。未來能源格局應該是大電網、大能源基地和分布式電源并存的局面,但分布式電源的難題在于儲存和分配兩個環節。國外企業IBM和西門子先后提出了智能電網,解決調峰、自動配網等智能化輸送問題,最近國內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提出了“現代能源體系”理念,與西門子的智能電網技術合作,在青島中德生態園中實施了泛能網技術,將太陽能、風能、水資源、地熱、生物能等分散的可再生能源收集起來,通過智能網絡進行整合、分配,最大限度地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并維持經濟的高效、可持續發展。
這樣在園區內,每一個建筑既是用能單位,又是產能單位,模式已經接近法國居民的小型發電廠了。這個技術的理論模型,是基于王玉鎖提出的“現代能源體系”。其認為:未來能源結構供應模式以分布式能源為主,集中式為輔;用能方式是以需求為導向,供需互動,有序配置的智能用能方式。
而筆者認為,進一步大膽暢想,泛能網更可能會成為一個開放的能源“云平臺”,將更多外部能源嫁接進來并進行智能高效的有序配置,未來諸如新奧這樣的企業或許將轉型為能源“云平臺”服務運營商,將目前在行業內單打獨斗的狀態轉變為“網絡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