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市場爭取更多的空間,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現實路徑選擇。問題在于,如何走出去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如何降低走出去的風險?
從2001年開始涉水海外并購,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聯重科”)近年來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成效顯著。該公司董事長詹純新日前在京分享了企業“走出去”的心得體會。
為什么?
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不斷占領國際化戰略高地。這種態勢越明顯、越強烈,中國企業也越受到世界的關注。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當回過頭來思考三個最基本的問題:中國企業為什么要‘走出去’;能不能‘走出去’;‘走出去’有哪些機遇和挑戰。”詹純新在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時報》共同舉辦的第四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如是說。
中國企業為什么要“走出去”?在詹純新看來,國家利益和企業自身發展這兩個層面決定了中國企業一定要“走出去”。
國家的崛起往往是以實體經濟崛起做支撐。成就越來越多的世界級企業,打造一批代表國家利益、具備全球行業掌控能力的國家公司是當今中國崛起的需要。然而,反觀中國大多數企業,能代表中國行業的企業尚不多見。
詹純新認為,一個普遍現象是:國內經濟發展速度快,行業的市場情況就好;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放緩,行業的市場情況就差。只局限于國內競爭的企業群體,其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將失去。由此,行業性產能過剩就成了跳不出的魔咒。因而,“走出去”是中國企業拓展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
能不能?
那么中國企業能不能走出去?
在詹純新看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得益于國家多年來的培育和扶持,中國已經形成了產生世界級企業的土壤。”
比如通訊、航天、電力、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業等,它們的發展速度不僅驚人,而且發展質量和技術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相當多的企業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能力。從20世紀70年代、80年代的摸索,到新世紀之后的高速發展,海外市場已經成為很多中國企業重要的經濟支撐點。
這其中,以徐工、中聯、三一等為代表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走出去步伐也正穩步邁進中。以中聯為例,其專注于工程機械裝備研發制造,年銷售收入接近1000億元。2008年金融危機前,中聯重科收購了當時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賽法公司(CIFA),并且成功進行了整合。目前,賽法公司已經走出了低谷,其2012年前三季度的利潤是2007年金融危機前全年利潤的三倍。
機遇和挑戰?
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又是什么?詹純新用五個“難在”闡述了面臨的挑戰。
在他看來,國際化之難,難在中外企業文化的差異;難在對國外人文環境的理解;難在對各國貿易壁壘的突破;難在沒有國際化的人才;難在相當多中國企業還在用中國式思維做國際化的事情。
而這一系列挑戰導致中國企業“走出去”,尤其是在海外并購中水土不服。相當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了,但是沒有“走進去”。
盡管如此,中國企業的機遇仍大于挑戰。
這主要在于,全球經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聯系,資本、技術、人才等各種資源可以跨越國別急流涌動,牽一發而動全身。超級大企業可以依照自己的固有優勢占盡天時地利去統吃;小企業也可以憑借技術創新,甚至一個創意去改寫行業的游戲規則。
詹純新認為,2008年以來的全球金融危機余震未了,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世界經濟仍處于艱難的低谷期。而這恰恰造就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黃金窗口期。許多行業都出現了這樣一種轉變。目前,一些外國企業非常愿意和中國企業合作,愿意把自己的企業賣給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在參與推進加速全球化的進程中,正融入一個多極、多元、多彩的產業生態。
記者手記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如果說想明白上述“為什么,能不能,機遇和挑戰”三個問題是詹純新“要不要干”的前提,那么跨國并購的五項基本原則就是他“怎么干”的殺手锏。
基于自身的思考和實踐,詹純新總結出了企業跨國并購的五項基本原則——包容、共享、責任、規則、共舞。
包容就是用尊重、理解和主動適應,達成文化的融合。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異,這成為國際并購整合中的重大障礙。消除障礙最需要的就是包容。想獲得別人理解,首先去理解別人;想要達成共識,首先去換位思考。只有跳出固有思維海涵他人,才能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共享就是成果、風險共擔,打造利益共同體。國際化不是經濟殖民,不是征服,而是要在共同愿景下建立一個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企業并購后,對管理團隊進行股權激勵,在綁定利益的同時凝聚人心。
責任就是用負責的行為贏得當地尊敬。“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對員工負責,對企業的未來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