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八大之后的開局之年,是“十二五”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基本判斷沒有變,但內涵和條件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如何抓住用好新機遇,尋求推動發展新動力,是擺在我們國家、行業、企業乃至每一位同志面前的重要課題。在新的形勢下,工業界、企業界應當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主題主線,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以履行好企業社會責任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抓手。這里,我講兩個問題:一是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的基本內涵和重點任務;二是企業社會責任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及在工業化大背景下如何推進。
一、準確把握 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的基本內涵和重點任務
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學習領會這一目標的深刻含義,大家有兩點體會頗深。一是感到很振奮,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是黨中央高瞻遠矚確立的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的戰略部署,目標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二是壓力很大,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付出巨大、艱辛的努力,需要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那么,在現有基礎上,如何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這是整個工業戰線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基本實現工業化,要有標準,要研究確定若干量化指標。
先行國家工業化大體上是在上世紀中后葉完成的。要借鑒先行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更要體現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格局和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大背景,要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體現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科學合理確定基本實現工業化的若干標準。
一是總結借鑒先行國家的工業化歷程。先行國家大體上是在人均GDP1萬美元時完成工業化的。如美國1955年是13580美元,韓國1995年是9982美元。各國國情不同,應有所差異。我國2011年人均國民總收入按世界銀行統計是4930美元,2020年有希望達到近1萬美元。
二是指標要體現生產力發展水平。要有先進的行業經濟技術指標,其中節能減排、品種質量尤為重要。關鍵是工業科技水準、信息化水平要有大幅提升,要在重點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在一些重點行業要走在世界前列。
三是產業結構要有合適的比例。近幾年平均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約占40%,加上建筑業二產占近47%,一產占近11%,三產占43%。8年以后,工業、農業總量都要增加,但比例可能減少,三產比例要提高,要有科學的測算。工業領域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多少,也應該有量化指標。
四是應與民生指標相關聯。工業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是整個社會的進步,是全面小康的支撐和基礎。基本實現工業化,要體現國強民富,要在就業、社保、教育、醫療、住房等指標應有改善。
(二)基本實現工業化要著力改變制約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和結構性矛盾。
目前我國工業增加值18.8萬億元,名列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不少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一些成套設備、關鍵零部件元器件、關鍵材料還依賴進口。科技成果轉化乏力,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
二是資源環境已經難以支撐。2011年我國能源總能耗折34.8億噸標準煤,占全球的20.3%,而創造的GDP僅占全球的10.4%。原油進口依存度達56%,鐵礦石進口按含鐵量計算超過50%,鋁礦鋁材進口、銅礦銅材進口分別達到50%和70%。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以及CO2排放量名列第一。
三是產業結構不合理。落后產能約占15%~20%,部分行業產能明顯過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指出“產能過剩引發惡性競爭、效益下滑”,“任其發展還會引發系統性風險甚至經濟危機”。一些產品質量低下。總體來看,我國制造業還處于世界的中低端。
四是地區、行業不平衡、不協調的狀況突出。區域經濟、空間布局、產業鏈條、企業結構失衡,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產業雷同的現象有增無減。
上述這四個問題如沒有明顯的改善,不可能基本實現工業化。解決這四個問題正是工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切入點。
(三)“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要著力做好三件大事。
中央經濟工作會上再次明確,轉方式的關鍵是調結構,總的方向是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能源、運輸、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工業戰線理應是轉方式、調結構的主戰場。
一是把傳統產業的改造優化、轉型升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是工業化、信息化的緊迫任務。要切實抓好節能減排、淘汰落后、重組兼并、產業轉移、集聚發展等難點、重點。
我國工業諸行業的總量很大,但總的看突出問題之一是多數行業經濟技術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必須用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優化傳統產業。工業行業的效益不高,集中表現在我國工業增加值率偏低。據測算,只有26.5%,而發達國家為35%~40%。因此,要把降低能耗物耗、改善品種質量、增加產品技術含量、提高附加值作為企業技術改造的重點。再是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現有生產線、基礎設施運營的智能化水平。美國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就是把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運用到現有生產設施上,從而大大提升“存量”的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