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業領域去年賺進608億元“真金白銀”。記者昨日從市經信委發布的2012年工業年報上了解到,去年重慶經濟逆勢而上,工業收入和利潤雙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拿出頗為漂亮的賬本。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全年我市工業利潤達到608億元,在各類行業中,汽車制造業是“吸金”最重要的主戰場,利潤增幅和利潤總額均居各行業首位。
工業版圖多點支撐初步形成
記者了解到,去年全年重慶工業經濟走勢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在16.0%~16.5%之間,比全國平均高6個百分點左右。
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年初,我市工業增幅在全國排第13位,到了年底增幅上升到了全國第2位。調查顯示,去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3104億元,同比增長18%。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6.3%,高于全國6.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穩中有進的同時,工業結構版圖也在悄然發生改變,目前重慶的工業格局是電子信息產業占比提高到20%,汽摩產業為25.5%(其中汽車產業調整為17.4%),裝備、化醫、材料、能源、輕紡等支柱產業占比分別為9.5%、8%、14.5%、8%和14.5%。這意味著重慶已告別了汽摩產業一業獨大,多點支撐初步形成。
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速最高
工業年報顯示,去年重慶工業利潤達608億元,同比增長10.4%,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分攤到每一分鐘,重慶工業領域就賺進約11.57萬元的“真金白銀”。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掘金重慶時都很關注哪些行業利潤高。對此,市經信委給出的答案是,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去年有28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利潤增速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汽車制造業等(見圖表)。市經信委建議,手里有資金的企業在選擇進入的領域時,可重點關注以上行業發掘機會。
此外,商報記者還從市經信委經濟運行局了解到,從利潤總額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汽車制造業、運輸設備(涉及鐵路、船舶、航天航空等)制造業、電氣機械及機械制造業。這說明,在重慶各類工業行業中,無論是利潤總額還是利潤增速,汽車制造業都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14個區縣工業投資過百億
工業一直是全市投資的重要脊梁,從去年的情況看,全年工業投資達3064億元,增長21%,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為32.7%。其中,有七成以上的工業投入進入了裝備、電子制造業、輕紡、汽摩、化學、材料等支柱行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市共有萬州、江津等14個區縣工業投資超過百億元,比2011年增加5個。各個區縣中,工業投資最高的是永川區,投資總額突破了180億元。此外,工業投資布局呈現出持續優化的特點,渝西地區工業投資增長最快,同比增長32%。渝東南、渝東北地區分別增長28%、26%,超過全市平均水平7個和5個百分點,差距進一步縮小。
解讀
六大原因推動工業經濟增長
為何我市工業經濟能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市經信委分析認為,主要有六大因素推動。
首先,去年在市政府出臺提振實體經濟“13條”和穩增長“10條”等政策基礎上,我市對150戶重點企業進行逐月調控,按季度出臺針對性措施,收到實效。
其次,為保證能源供應,我市強化要素保障,實現全年不拉閘限電,電煤常態儲備保持300萬噸左右,可供發電60天以上;天然氣供應71億立方米,工業用氣大戶滿足率達到98.5%。
第三,我市支柱產業穩步增長。電子行業成為工業增長第一驅動力,汽車產業也穩步回升,“6 1”支柱行業全部實現了正增長。
第四,我市加快了重大項目建設,打印機、長安福特二工廠等70個項目竣工投產。重點項目全年實現投資1500億元,占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為50%,為打造產業集群奠定了重要基礎。
第五,我市實施千億技改工程,完成五洲龍混合動力客車生產基地等2200多個技改項目,新增產值2530億元,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40%。另外我市還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預計企業研發投入資金達110億元,同比增長17%。
第六,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助推民企發展,拉動作用明顯,對投資的勞動比達1∶80。預計全市民營規模工業增長21%,占全市規模工業的比重達53%。(記者 孫黎明 實習生 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