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18日),環保概念股成為蛇年首個交易日一道靚麗風景,其中又以LED概念股獨領風騷,勤上光電、士蘭微、雷曼光電均放量漲停。
注意到,2月17日,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 《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以下簡稱《產業規劃》),這被業內人士認為對LED概念股構成利好。
產業規劃引爆LED概念
昨日 (2月18日),LED概念股從近期火熱的環保板塊中脫穎而出,早盤勤上光電、士蘭微、雷曼光電股價均逆市大幅上揚,并接連封于漲停板。此外,如陽光照明、長方照明、遠方光電、花燦光電等個股漲幅均在6%以上。
“今天看到公司股價大幅上漲,簡單了解了一下,肯定是因為新出的產業規劃”,勤上光電董秘韋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的整個業務和規劃與國家新出臺的政策是相匹配的,新規劃出臺對公司有著直接利好。
2月17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住建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產業規劃》,該規劃明確表示,要將節能燈等傳統高效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觀照明市場占有率分別達70%和80%以上。
《產業規劃》明確規定,LED芯片國產化率將達到80%以上,其中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實現國產化,檢測設備國產化率達70%以上。
規劃務實下調產業規模
業內人士認為,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相關部委接連出臺了諸如《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政策,此外諸如廣東等地方政府對于LED行業也在政策上多有扶持。
對于此次《產業規劃》出臺,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產業規劃》與前期政策導向一脈相承,政策支持高效照明態度明確,LED照明有望迎來飛速發展。
韋莉表示,“過去幾年,從國家到地方,在政策上對LED照明產業的支持就沒有變過,這一次產業規劃的發布由六部委完成相較于去年三部委發布的相關規劃,更是凸顯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產業規劃》與2012年科技部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相比,在LED照明行業發展規模上有所調低。其中,產業規模由5000億元下調為4500億元,提出培育20家~30家龍頭企業,較之前的計劃減少了10家~15家。
好的戰略戰術能使企業擺脫困境,起死回生,制勝千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給在螺旋中曲折前行的電線電纜企業敲響了警鐘——不從思維上轉變觀念,不從營銷層面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企業很難在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有瀕臨破產倒閉的危險。
一、電線電纜行業面臨重重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各類電線電纜生產企業達7000余家,行業生產規模無序擴大,設備利用率不足一半,企業利潤下滑,眾多企業保本或微利經營。
此外,銅、鋁等原材料價格的巨幅波動是造成電線電纜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的主要動因。
據了解,原材料價格每上漲5%,相對利潤就減少4%。因此,2007年開始至2008年上半年隨著線纜行業原材料價格的持續走高,企業大量購進了銅鋁等原材。但金融危機的爆發致使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屬價格一路走低,加之出口的影響,使企業高位套保的原材料短時間內很難消化,企業資金鏈非常吃緊。
同時,線纜行業假冒偽劣現象十分嚴重,劣質電線電纜充斥著渾濁的市場,非標產品也屢禁不絕。產品附加值低、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低價競爭愈演愈烈、缺乏品牌領導力、粗放式的營銷管理模式等問題都是不爭的事實。
在選擇線纜產品及簽訂合同時,都設置層層門檻,讓線纜企業陷入不能自拔的漩渦。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般而言線纜行業的供銷合同存在三方面不利于線纜企業方的弊病:一是簽訂的合同,由于種種原因(如金融危機取消訂單,合同終止),未能執行,導致電線電纜企業貨源大量積壓,造成巨額虧損。二是線纜供銷合同,多采用“閉口合同”,這種合同,需求方不承擔任何原材料漲價的風險。(由于生產上的特點,電線電纜生產企業從投標、中標,到組織原料、生產和交貨,周期大致為1~2個月到24個月不等。由于時間太長,期間材料的價格風險是任何企業都無法承受的。)三是付款方式不合理,目前國內仍普遍采用“1—8—1”的付款方式,甚至還有采用“1—4—4—1”的,這給線纜企業流動資金周轉增加了額外的難度。
合同不平等、付款方式不合理,再加上原材料波動幅度太大,導致原本技術含量要求不高,“料重工輕”的低附加值的線纜企業不堪重負,流動資金大大縮水,企業財務狀況陷入僵局。
這時,很多企業把工作重心轉到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