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機械工業發展利弊及趨勢探討
(一)有利因素
首先,宏觀經濟形勢開始溫和回暖。從目前的形勢看,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正在溫和回暖,CPI已回到相對平穩區間,從而增加了政策靈活性的余地,預計明年國內消費市場增長有望保持穩定,投資增長有所恢復。由此內需市場也有望表現出溫和回暖的趨勢。
其次,政策環境有利于機械工業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基調,釋放了貨幣政策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等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信號。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兩項戰略性新興產業,“04”專項、核電專項等重大專項,“三基”規劃等的產業政策相繼落實,為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二)不利因素
一是出口增長困難很大。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國際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機械工業雖仍存在一定的國際比較優勢,但持續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長已引發了日益劇烈的貿易摩擦,2012年出口增幅大幅回落已反映了這一趨勢。不但如此,而且發達國家還在極力擴大在我國高端裝備市場的優勢,并開始加大力度擠占我中端市場。
二是成本、費用上升演變為長期壓力。伴隨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用工、融資、原材料及動力購進等成本費用的上升正由企業的短期困難演變為需要長期面對的壓力。
三是通脹壓力有回升可能。近期國際主要經濟體相繼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將通過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加大我國輸入性通脹的壓力,由此導致對行業效益的進一步擠壓。
(三)2013年發展預測
2013年市場需求形勢將比上年溫和回升,但外需形勢不容樂觀,成本上升的因素將長期持續。在中央確定的“穩中求進”的總方針下,機械企業將更加注重運行質量的提升。預計一季度,受前期訂貨疲軟滯后影響,各項主要指標開局的數據可能不樂觀,但之后走勢將較為平穩,全年經濟運行增速可望略高于2012年,產銷增速預計在12%左右,利潤增速在8%左右,出口增速在8%左右。
2013年是全面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一年,全行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行業發展階段和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更主動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全面提升行業發展質量。
預計2015年中國機械工業出口總額將達300億元
近年來,雖然在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科研開發等方面,國家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但與當前市場需求及國外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具體表現在:產品品種少、水平低,質量不穩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
十二五期間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等工程機械產品保有量將達600萬臺,年銷售量在5萬臺左右,據此估算,年需求高強度緊固件約在2萬~3萬噸。以緊固件為代表的基礎件,不僅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基礎性產業,也是國民經濟建設各領域的重要基礎。
在十二五期間,行業在保持部分成本優勢的同時,必須靠技術進步、質量提升和產品性價比等新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預計至2015年末全行業總產量將達750萬~800萬噸;在擴大出口的總體形勢下,出口產品將呈起伏式增長態勢,預計十二五期間年平均出口增長率為8%~10%,到2015年全行業出口總額將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