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業在海外市場頻頻遭遇“雙反”打擊,導致以海外市場為重的國內光伏企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經過一系列的整合,近來我國光伏產業在嚴冬之后迎來了復蘇的跡象,整體供大于求的局面有所改善。隨著光伏產品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新興市場的開拓,光伏行業調整整合的過程正朝著良性發展,逐漸步入整體回暖階段。
看似春天已到,但對于光伏企業而言,卻依舊處于冬寒難耐的處境。近日歐盟對華“雙反”初裁在即,雙方談判幾近破裂陷入僵局,最后結果究竟如何現在還是撲朔迷離!半p反”案件一旦成立,高達47.6%的懲罰性關稅將使中國企業再一次陷入市場困境。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光伏產業的最大癥結就是產能過剩,這種狀況已經持續數年之久。大家對大力拓展國內市場,實現國內外兩個市場并重的道路已經形成了共識。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大多停留在宏觀層面,可操作性不強。就目前情勢分析,國內市場前景雖好,卻是“看得著,摸不到”的處境,解決不了燃眉之急。新興市場的開拓倒是能較快解脫當前困境。
對此,我國光伏企業大多已積極調整市場策略,逐漸減輕對歐洲單一市場的依賴度,開發國內外新興市場,將“雞蛋”不再放在一個籃子里面,以應對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面板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記者從廣州光伏展組委會得到消息,一些參加廣州光伏展的幾家光伏企業,在做好國內市場開發戰略的同時,不斷下調歐美市場的出口指標,加大了對日本、印度、南非、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
具有中國第二大光伏展之稱的廣州光伏展,以其強大的外貿平臺效應,吸引來自亞洲、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客商,為光伏市場帶來新的活力。英利、漢能、阿特斯等光伏巨頭參加廣州光伏展,也印證了中國光伏企業在國際貿易摩擦的倒閉和企業主動尋找轉型的背景下,將未來的增長點寄望于傳統歐美市場以外的新的市場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