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40萬普工大軍的深圳富士康,其位于深圳龍華東環二路的招聘點,每年開春從初八起都會排起長龍,大量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外來務工人員云集應聘,成了深圳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但是今年富士康龍華招聘點大門緊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吃了閉門羹。”
據相關媒體報道,富士康停止招工可能與富士康董事會主席郭臺銘此前宣布的機器人計劃有關。富士康此前曾多次遭到環保組織、勞工組織調查,稱其污染環境,苛刻勞工。
過去幾年中,富士康曾因超負荷的工作量、偏低的工人工資水平和惡劣的工作環境被指責為“血汗工廠”,從2010年1月到11月,更是連續發生14起疑因勞動強度太大而導致的員工跳樓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和批評。
飽受媒體指責之下,富士康總裁郭臺銘表示,將大幅提高一線工人工資,并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此外,郭臺銘還多次表態將用機器人代替部分工人從事單調重復的工作,并于去年證實富士康已經啟動“三年內造百萬臺機器人”計劃,而首批全自動化工廠將在未來5至10年內投運。
此后,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用工企業的成本加大。而且勞動力對于環境、薪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富士康經歷了員工跳樓、罷工、斗毆等事件之后,富士康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也給富士康帶來很大的壓力。此外這幾年的用工荒越來越普遍,也使機器人取代人工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郭臺銘表示到今年8月,富士康內地員工的工資將在現有基礎上再翻一倍,達到4400元。如果按照100萬名員工計算,富士康給員工加薪之后,每月將新增支出22億元,如果把社保等各項加起來,每年增加支出超過300億元。而且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筆支出可能還會增加。
據統計,富士康裝配的工業機器人,只有40%左右是關節型機器人,60%左右是價格較低的直角坐標機器人,它們大多在3萬到4萬元一臺。即便按照一臺關節型機器人10萬元計算,對比目前富士康生產線上的工人工資水平,實際上僅相當于一個崗位。由此可見,工業機器人取代人工在富士康是大勢所趨。
富士康集團有關負責人日前解釋,外界有關富士康停止招工的說法“并不正確”。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代工制造業利潤的走低,盡管諸如蘋果這樣的大客戶落入富士康囊中,仍舊改變不了富士康位處產業鏈末端的尷尬現實?而內地日益增長的勞動力成本,也迫使富士康將代工制造業轉往內陸、東南亞等地。這種兩端受挫的局面必然促使富士康加快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