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臺灣“兩兆雙星”產業之一的半導體產業,臺灣一直以嚴格收緊政策為主,當覬覦內地龐大LED市場已久的國際巨頭們紛紛搶灘時,兩岸合作的大門似乎也終于打開了。
“列強已經加速對他們的洗牌,你的轉身不夠快,那么未來的方向就依舊是代工。受國際專*封鎖,未來大陸終將陸續接過國際大廠的生產旗幟,芯片廠和封裝廠陸續會變成代工廠。”有業內人士指出。
這不是危言聳聽。
危機四伏
LED低價化態勢在國際大廠的加入下正式成形,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分析師郭子菱表示,臺廠面臨國際大廠已在高功率LED組件市場卡位,而陸廠以低價搶單來勢洶洶,臺廠占全球產值比重近年來續下滑,而產品價格不斷下滑,則導致臺廠產值雖微幅成長,但營益率卻持續下滑。
“到2014年,白熾燈70%都要禁止銷售,目前市場機會非常大,但臺灣企業成長速度不夠快,不夠大,主要原因是資金力量不夠,以及核心技術沒有實現突破,在自動化生產,工序優化方面也亟需提高,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搶占市場。”廈門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何開鈞指出。
“目前臺灣和大陸的LED產業是各做各的,相互之間低價競爭,互相廝殺,造成優勢不能互補,商機流失殆盡。”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行銷中心協理林依達先生講到。
“臺灣企業面臨著不斷被大陸照明市場邊緣化的風險,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在大陸市場上不能有所作為,就意味在全球市場都將被徹底邊緣化。”一位經歷兩地LED產業發展歷程的人士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指出,由于臺灣LED下游產業與大陸重疊性高,若持續走代工的路,不是好的選擇。他認為,如果臺灣不建立品牌、只做代工,就無法與國際大廠競爭。
大陸雖然擁有龐大市場,但個廠家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發起粗獷的價格戰,因此把整個行業推向混亂無序的局面,LED大廠毛利面臨保衛戰,小廠在沒有規模經濟下,更是面臨淘汰賽。
臺陸“暗斗”
中國LED產業內憂外患,兩岸的經濟關系也曾在一定程度上處于對峙狀態。
大陸:價格+政府扶助市占逼近臺灣
“我們在打一個不公平的市場競爭戰,大陸LED芯片廠家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以低價在搶食市場。”晶元光電董事長李秉杰無奈地表示,大陸競爭對手將LED芯片價格下調,臺灣LED芯片廠家也被迫下調價格,最終導致公司業績虧損,“其實大陸LED芯片廠家在LED芯片業績上還是虧損的。”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整個LED芯片產業由于競爭激烈,出現了產能過剩危機,導致芯片價格下降,毛利率下降,從而使大多數LED芯片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國內少數LED芯片企業的業績繁榮,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的補貼和訂單。
臺灣LED業者表示,這兩年造成兩岸LED產能過剩,間接讓價格一崛不振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國大陸浮濫的補助政策。
據了解,在中國國家政策主導下,在2012年中國成為全球擁有最多MOCVD機臺的國家,中國LED芯片封裝產值從2009年不過占全球的9%,2011年已竄升到12%。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中國前20大LED廠目前產品庫存高達50億人民幣,其中芯片大廠三安就有9.7億人民幣。封裝方面,隨LED背光在液晶電視滲透率愈來愈高,大陸LED封裝廠商在背光器件領域快速崛起,積極搶進,近兩年,不斷搶占臺系、韓系封裝廠在大陸LED背光器件的市場份額。且今年中國大陸廠更努力擴產,單月總產能將達10億顆。
“過往公司采購的LED芯片主要來自臺灣晶元光電和奇力光電,現在采用三安光電的芯片比重正在提升。”2012年11月20日,聚飛光電董秘殷敬煌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LED芯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正在加速提升,加大大陸本土LED芯片的采購量,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的性價比。
據業內人士反映,大陸三安光電等LED芯片廠商正迅速縮小與臺灣地區LED芯片廠商的產能與技術差距,特別是在LED背光和照明市場,多方與臺灣地區LED芯片廠商已經展開正面的市場交鋒。
“中國擴產速度很快,下半年又要實施新的補助辦法,應該兩、三年內就會追過臺灣”,LED業內人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