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九月,涼意乍起。在過去兩周里頻頻曝出的系列消息,似乎也讓東莞的光伏業進入一個多事之秋。先是號稱建設130億元的太陽能基地的宏威,因涉嫌虛假注資而停牌;再是黃江百億級光伏項目舜盈,被取消重大項目資格并擱淺。在“金太陽工程”補貼時代之后,東莞光伏進入“政策等待期”,預計近期不會有大型光伏項目上馬。
市場對其自主造血能力存疑
這種秋意,不僅是東莞,應該也是時下國內光伏企業都能感受到的。
年初廣州市海科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歐陽志雄,與一批知識產權主導型科技企業參觀過宏威的項目。自從東莞推行知識產權融資質押政策以來,海科為多家東莞小型科技企業申請到質押融資,但他也坦陳:“現在光伏項目通過知識產權質押拿到貸款的幾率基本為零。”
他介紹,光伏是戰略新興產業,不是科技質押融資公司不想做,而是銀行對光伏項目基本不批。分析原因,一個是光伏項目本身占地大、投入大,另一個是很多光伏項目必須依靠國家資助才能夠活下去,完全交給市場的話回籠資金的造血能力就弱了,銀行出于風險的考慮一般都不會批準光伏專*的質押融資。
毋庸置疑,光伏面臨的情況是多方面的,產能過剩、雙反壁壘、補貼依賴……一言以蔽之,就是市場對其自主造血能力還存在懷疑。
即使是國內的光伏巨頭南玻集團,2012年公司太陽能行業銷售額同比下滑了48%,近乎腰斬。其在東莞的太陽能光伏相關業務,相應地出現虧損。去年上半年,南玻東莞光伏和南玻東莞太陽能玻璃分別虧損了573萬元和943萬元,到了年底,這兩個數字分別擴大到2081.6萬元和1.16億元。根據南玻A今年8月底發布半年業績報告,這兩個公司經過技術改革,將多晶硅成本降低近三成,終于艱難扭虧為盈,然而做生意講求貨如輪轉,如何在國際市場夾擊下找到新的廣闊市場,是長足回升的關鍵。
于是又與所有制鞋、制衣、玩具、機械等傳統產業一樣,這個被冠以“戰略新興產業”之名的年輕產業,同樣面臨擴展內需的問題。或者說,光伏的內需轉向更為急切,傳統產業只是為了分散市場風險,而依賴于出口的東莞光伏是等著“造血”。
期待內銷造血恐又一次過剩
7月中旬,《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救市”,提出要擴大內需,增大裝機量。東莞的調研報告也估算2017年全市可建成光伏總裝機量超過3GW。“光伏發電運營電價已從2-3元/kWh下降到1元/kWh以下,企業發電用不完的部分,也可以上網銷售。”廣東省光伏產業聯盟專家朱薇樺分析,分布式發電是后金太陽時代一個補貼的方向,目前東莞光伏電站項目中98%的裝機都獲得國家項目資金補貼。
轉向內需從政策到企業,已經達成了共識,并且付諸實際,多少驅走一些秋天的寒意。但這多是試驗性質的展示,東莞想要通過內需消化更多光伏產能,必須投入到市場行為中,例如建設光電建筑。
經過這么一番摸索之后,這個秋天帶來的訊息,似乎可以總結出一些春天啟示。但不得不多說一句,內需道路上也要謹防“秋燥”。
國家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需要蓋好幾百甚至上千個電廠才夠,如果所有產能全部轉內盲目上馬,對于目前的國內電網來說,將會造成又一次過剩,那時候光伏可“里外難做人”了。
東莞的光伏產業同樣不能這樣“一口悶”,要壓得住“秋燥”。在這個意義上,近期沒有新的大型光伏項目上馬反而是比較穩當的,企業接下來可以期待光電建筑政策,按照電量上網交易需求量漸次打開,向內逐步消化并擴充光伏產業。政策上更要戒驕戒躁,以防再出現宏威這樣匆忙上馬、大手筆投入和補貼后才發現問題的項目。
東莞光伏產品也幾乎都是出口
根據東莞日前出爐的《東莞市光伏應用發展調研報告》,調研獲悉莞企雖然有南玻等產量大戶,但光伏產品也幾乎都是出口,本土光電建筑多用于試驗或企業展示。說到整個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90%都是出口,其中對歐洲出口的比例達80%,外邊一有風吹草動,國內哀鴻遍野,財政貼錢的產品都銷不出去,唯有內銷造血才有望治此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