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我國大范圍持續高溫帶動各地用電負荷迅猛增長。7月,國家電網經營區域華北、華東、華中、西北4個區域電網及21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紀錄。進入8月,各地用電負荷不斷創新紀錄。
眾所周知,用電量在某種程度上被看作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和“風向標”。電力需求變化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高溫用電的背后透視出我國經濟運行的現狀。
高溫用電反映經濟結構的變化趨勢。高溫天氣對我國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的用電影響尤為明顯。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3.4%和12.3%,均大于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的8.1%。這延續了2012年及2013年1-7月三次產業用電量增速的現狀:即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始終大于第二產業用電量。由此可見:與第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運行相對穩定,其增速快于第二產業的趨勢還將持續。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用電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同樣折射出國內經濟復蘇的曲折。今夏高溫的用電負荷雖不斷創新高,但往年常喊的“電荒”并沒有預期出現,對工業企業的“拉閘限電”也連續第二年在部分地區消失。這一方面表明各電網公司通過負荷控制、有序用電的方式進行優化調度,以避免拉閘限電,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工業產能過剩的后遺癥仍在持續,我國宏觀經濟仍在調整期,并沒有開啟高速增長的模式。
高溫用電折射結構調整轉型繼續:產業結構調整中出現的新亮點,在用電量數據中也能找到佐證。居民生活用電和以樓宇、交通、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繼續超過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和GDP增速,說明產業結構調整出現可喜變化。數據表明:傳統上占用電量最大比例的第二產業,用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四大重點高耗能行業:化學原料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等日均用電量增長速度均低于工業用電。工業用電量增速低于第二產業增速,第二產業用電增速低于全社會用電增速的階梯結構。一般來說,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0%,高耗能產業又占工業用電的60%左右,是拉動用電量增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消費又占到工業能耗的一半左右,用電量的波動跟這些行業的生產形勢有很大關系。如今看來,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增速下降,已經無法拉動整體用電量。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節能減排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顯露實效。
高溫用電表明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用電增速持續高于東、中部地區。2012年,東、中、西部地區用電增速分別為4.36%、4.92%和8.27%,西部地區增速分別高于東、中部地區3.91和3.36個百分點。2013年1-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8%)的13個省份依然是以中西部為主,尤其新疆、重慶用電量增速更高達32%以上。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大多仍以第二產業為主導,其用電量也主要以工業行業用電為主。中西部地區以傳統工業為主增速顯著,而東部地區則因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而增速遲緩。
高溫用電改變人們消費理念與消費方式。今夏7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明顯升高,增長12.3%。居民的消費方式悄然發生了變化。首先是電風扇、空調等消暑電器從高溫中受益,各地銷售火爆。其次,為避熱納涼,“清涼消費”節節攀升。上海電力負荷連續8次創歷史新高,高溫天居民開空調量大大增加,8月用電量創出家庭最高紀錄。第三,網上選購食品和商品的人數大量增加!跋畈徊铄X”。高溫“高烤”出來了“宅經濟”、“冷經濟”、“夜經濟”。高溫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
隨著8月過去,2013年的高溫逐步消退,各地用電量也將隨之下降。但今夏高溫居高不下的用電負荷背后折射出的我國經濟運行現狀所引發的思考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