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1~4月我國共生產金屬切削機床24.8萬臺,同比下降9.2%;其中,4月份產量為6.4萬臺,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的情況是十年來首次出現,即便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當中,機床行業也只是增速減緩。”
行業:下滑沒有結束
在南京機床展和重慶立嘉展上,多數企業表示形勢不佳,有人表示“市場不好,董事長親自抓銷售了”。
吳柏林提到,進入2012年后,形勢逐漸明朗,一是市場需求銳減,目前仍處在繼續探底的過程中,這和經濟大環境關系密切。二是機床行業銷售收入、訂單以明顯速度下滑,庫存增加。在典型主導產品中,銷售收入出現負增長。
這些擔憂從統計數字中也可以得到印證。中國工業報記者從機床協會市場部了解到,該協會重點聯系企業一季度新增訂單和在手訂單同比均為負增長,分別同比降低31%和19%。在4月份的中國數控機床展上,協會對150余家企業運行趨勢進行了調研,顯現的形勢更為嚴峻。除工量具新增訂單保持略有增長之外,主機企業新增訂單下滑明顯,在調查的104家企業中,25家略有增幅;基本持平的有24家;同比增速降幅小于10%的有13家;同比降幅10%到20%的有4家。
同時,該協會的調查顯示,一季度,一般普通機床下滑十分突出,是各類機床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而其中一些品牌產品、高質量產品所受影響較小。同時,重型機床的市場需求減少顯著。
企業:當務之急是提高科研成果市場競爭力
以金屬加工機床為例,一季度,該行業協會重點聯系企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0%,而進口產品仍有6%以上的增長。原因在于,進口產品多數屬于中高檔產品,雖然市場需求總量縮減,但是中高檔產品的需求剛性較低檔產品大。這說明,國產機床的競爭力還趕不上進口產品。
由此,他指出:“對我國機床行業而言,當務之急是提高中高檔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吳柏林從兩個層面闡釋這一觀點。近了說,在市場縮減的情況下,還想保持市場份額,必須提高產品競爭力,才能生存下去;遠了說,經過十年的高速發展,機床行業到了跨階段的時候,即由原來總量和制造能力快速增長變為提高技術含量、提高產品水平的階段。
以科技創新工作來說,原來經常宣傳填補空白、國內首創,現在看來光做出來不行,得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力。過去十年里,每年有百余種新品問世,僅04專項就已經立項四五百項,但是通過鑒定的成果中,有多少在市場上被采納的?很少。當前來講,把已經開發出來的中高檔產品提高競爭力,是現在在市場立足的一個辦法。
因此,當前行業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提高中高檔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方面,還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新產品開發、基礎科研;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已經研制出來的中高檔產品擴大應用,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從兩方面提升市場競爭力。這兩方面工作中,協會認為,后者是當務之急。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就要回答為什么不用的問題。從行業自身來講,以可靠性為代表的產品質量必須取得突破。當然,還有成本問題。這兩個問題中,前者更為核心。如果不解決可靠性問題,賠錢賣,用戶也不買。從用戶的角度講,要使用戶更能接受國產貨,就要取得用戶的幫助,鼓勵行業進一步和用戶深層次結合,而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和合作攻關。這也是國際上名牌產品創牌子的必經之路。
協會:三項工作立足消除行業弊端
基于前述對行業形式的判斷,協會準備從三個具體項目著手,力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一是搭建質量信息平臺。這個信息平臺抓三個重點: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應用領域,形成一個質量信息反饋網,而平臺則搭建在反饋網的基礎上。協會將安排專人負責這個工作,為企業提供產品質量方面的用戶反饋信息,也給政府管好質量提供真實數據。
二是辦好用戶工藝培訓班。在今年舉行的第一屆用戶工藝培訓班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協會更加堅定信心,接下來要辦航空零件加工工藝培訓班,根據結構、工藝的不同,分為結構件和發動機兩個方向。培訓班將成為協會的品牌業務。
三是重點創新項目跟蹤。吳柏林說:“每年都有很多創新項目通過鑒定,有一些還獲獎了。大多數沒有得到很好的市場應用。癥結究竟在哪里?有人說是可靠性的問題。但數控系統的可靠性和磨床的可靠性還是兩個概念。質量和可靠性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但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拿多軸聯動臥式加工中心來說,‘十一五’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們現在要做一個工作,對那些得獎的項目,現在應用的情況怎么樣?如果沒用,問題又在哪里?我們將對機床企業和用戶企業進行深入調研,以期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