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電力系統更高效的運行,“廠網分離”只是一個開始,只有完善的交易平臺和市場規則,供求雙方才能夠透過市場機制進行交易,形成均衡。
電價機制是一個復雜的體系,特別是在一個已經廠網分離和市場競爭化改革的市場。這個體系含括了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的設計和匹配,既要在發電側鼓勵競爭、防止市場勢力操縱價格擾亂秩序,又要在售電側保證電價的相對穩定并發揮相應的財稅再分配功能,同時價格機制設計者們還在不斷探索在滿足上述條件的基礎上,能夠鼓勵清潔發電技術和消費側節電的價格政策工具。
二十多年來,各國電力價格機制設計的實踐和試驗既有成功經驗,也有深刻教訓,更讓學術界和政策設計者對電力市場機制設計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本文將從上網電價設計、售電側價格政策工具設計等方面,概略的梳理各國電力價格機制的實踐和試驗。
價格機制才是關鍵
廠網分離后,一般認為發電側不再有自然壟斷的約束,不再需要監管的壟斷體系提供服務,而應代之以自由競爭市場,通過市場機制形成上網價格。然而,廠網分離這一改變并不足以形成一個繁榮而可持續的市場。
一些地區廠網分離,由于沒有有效和明確的市場平臺和交易方法,一些廠網分離的地區并沒有真正形成市場。因此,一個明確的市場交易方法和相應的保障體系對市場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
在各國的機制設計實踐中,目前主要的價格機制有兩種:一是市場統一價格,即市場上的供求雙方的買賣都以一個價格核算;另一種是節點邊際價格,即市場上的供求雙方支付各自接入電網點的價格。
市場統一價格是不少歐洲市場選擇采用的模式。這些市場的設計者認為,統一的價格有助于競爭的形成(雖然理論上和事實上均非如此)。事實上,統一價格機制無法反應整個電力系統的資源稀缺程度和物理約束。和其他市場不同,電力市場中電網硬件對電力商品的流通約束極強,同時還需要滿足電力生產和消費的實時平衡。
因此,位于電網不同位置的相同電力消費對電力系統而言,供給的邊際成本是不同的。這種差異包括了輸電損失帶來的成本和擁堵造成的損失。在擁堵時,高成本地區無法從低成本地區輸入電力造成的成本。市場統一價格機制難以反映這一問題,因此,市場統一價格機制不僅會造成資源的錯配,還會給電網調度帶來困難,使得電網調度者不得不認為干預市場均衡的形成,降低了電力市場的競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