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世界導讀】:在第十屆“清華大學建筑節能學術周”上發布的《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4》顯示:我國公共建筑總面積從1996年的27.6億平方米增長到2011年的79.7億平方米,單位面積能耗從1996年的62.0kWhe/m2增長到了2011年的75.7kWhe/m2。
我國公共建筑總面積從1996年的27.6億平方米增長到2011年的79.7億平方米,單位面積能耗從1996年的62.0kWhe/m2增長到了2011年的75.7kWhe/m2。在第十屆“清華大學建筑節能學術周”上發布的《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14》中的這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我國城鎮建設的飛速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總面積和總能耗也呈迅速增長的趨勢,成為建筑領域里的耗能大戶,如何推動公共建筑節能是近年來建筑節能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節能監管體系面臨兩大挑戰
我國于2007年下半年啟動全面建設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的工作。根據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關于2013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專項監督檢查建筑節能檢查情況的通報》,截至2013年底,全國累計完成公共建筑能源審計1萬余棟,能耗公示近9000棟建筑,對5000余棟建筑進行了能耗動態監測。在33個省市(含計劃單列市)開展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試點。
然而,我國公共建筑能耗監管體系的建設仍面臨一些問題。《報告》指出,當前,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能耗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技術層面上的統計口徑,如建筑面積的界定、建筑能耗的邊界、不同能源種類的轉換方法等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仍不夠規范,導致部分統計數據意義不清、可信度不高。另一個是發揮能耗數據作用的問題,特點是如何充分共享寶貴的能耗數據,吸引全社會的智力資源分析數據、使用數據,將能耗數據的價值發揮到極致,而不是將其“束之高閣”的問題。《報告》認為,如何提升和保證公共建筑能耗數據質量是當務之急的工作,在解決能耗數據“有和無”的問題基礎上,一定要盡快解決能耗數據“好和準”的問題。此外,如何充分利用監測平臺的實時分項能耗數據和各種資料,切實推進公共建筑節能,避免建設的投資浪費,也是當前必須認真解決的。
公建節能要從兩方面著手
在國家大力推動公共建筑節能的同時,公共建筑的能耗卻居高不下。有分析指出,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新建公共建筑發展的主要趨勢是高能耗公共建筑,而且比例不斷提高、檔次越來越高。二是既有公共建筑相繼大修改造,由普通公共建筑升級為高能耗公共建筑。
近年來,很多節能空調、熱泵等新技術、新工藝應用于公共建筑,力求達到提高能效、減少能耗的目標。但是,節能效果卻并不理想。我國有不少地方建設的節能示范樓或者低能耗樓的實際運行能耗卻高于同樣功能的一般建筑。包括獲得LEED認證的綠色建筑中,也有相當多建筑的實際運行能耗也高于同功能的一般建筑。歐美近20年建設的新型商業建筑采用了很多高效節能技術,其中相當多的建筑實際能耗也高于同功能的一般建筑。“面對這樣的事實,就值得我們深思。為什么提高了能效,實際能源消耗量還增高了呢?”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教授江億在“第十屆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分析,這是因為實際建筑運行的能源消耗不僅與能效有關,還與使用模式、運行方式、服務水平等諸多其他因素有關。如果認為能源效率提高了就可以敞開使用,就會帶來使用模式和生活模式的變化,導致能源需求量的增加。當實際使用的能耗比建筑能效提高后節約的能耗還多的話,最終結果就是建筑的實際能耗不降反升。他指出,建筑節能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實際能源消耗的降低。
為此,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需要在新建項目中反對提倡“高、新、大、奇”和盲目現代化,控制新建高能耗大型公共建筑總量,盡可能發展與自然和諧的“普通公共建筑”。另一方面,要提倡“用數據說話”,即從實際能耗數據出發認識建筑節能問題,把考核各項措施的效果也落在建筑能耗數據上,而不是用安裝了多少項節能裝置或節能技術來評價,逐步把公共建筑節能工作從“比節能產品節能技術”轉移到看數據、比數據、管數據,真正實現能源消耗量的降低。
控制總量實現建筑節能
目前,我國已頒布實施的建筑節能標準多是以強調建筑節能過程的管理與控制為主,涵蓋了建筑設計、建造、運行和評價環節,包括對節能技術措施應用的規定,但未能體現結果導向,即對實際建筑能源消費量控制的要求。
江億認為,要實現建筑節能目標,就要明確建筑能耗的總量,限定建筑的用能上限。
201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立項的國家標準《建筑能耗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編制工作就是從這一目標出發,希望通過規定符合我國當前國情的不同類建筑能耗的指標數值,以控制實際建筑能耗數據為手段,逐步實現民用建筑能耗總量控制。經過兩年的努力,《標準》已于去年年底發布征求意見稿,預計幾個月后正式發布。《標準》將破解目前我國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無能耗參考值的障礙。
江億介紹,《標準》是按我國建筑能耗總量控制要求確定各類建筑能耗指標,并為每類建筑的用能指標明確兩個數值,即約束值和目標值。約束值是一條“紅線”,建筑能耗不能超過這條“紅線”。當建筑的實際能耗比目標值還低就真是節能建筑,當實際能耗比約束值高時就應該整改。目標值可以比較清晰地判斷一個建筑的能源消耗狀況處在什么水平。“《建筑能耗標準》實際是以用能數據為導向的建筑節能思路的一個基礎性工作。”江億說,“對于新建建筑,尤其公共建筑、商業建筑,在規劃階段可以根據《標準》把用能上限總量規定出來,明確寫在規劃任務書里。例如,10萬平方米的寫字樓,一年用電總量不能超過700萬度電。設計單位在做設計方案時就有了抓手,就要考慮和分析如何保證一年不超過700萬度電。在設備招標的時候,可以把能耗總量分解到各個分項,在設備測試、考察以及實際運行中,就可以拿這個數去約束運行管理部門,便于問題和責任的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