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博弈歐盟反傾銷近年來,在世界經濟疲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中國企業進出口貿易頻繁受挫,鋼鐵行業的貿易戰接踵而至
截至2013年9月份,中國已經連續17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近年來,在世界經濟疲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中國企業進出口貿易頻繁受挫,歐盟陸續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喚醒了國內產業的法律意識,加深了國內企業對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了解,在受到傾銷或補貼的進口產品嚴重沖擊及生產經營面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企業會開始運用法律武器來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2013年8月21日,歐盟針對中國不銹鋼對焊件行業的反傾銷案以歐洲企業撤訴終結,經過近2年的艱苦博弈,中國企業宇力集團在國家部委和商會的鼎立支持、企業團隊、律所等各方的積極努力下,獲得勝訴。
沒有國企的強大背景、中小企業在貿易戰中取勝絕對不容易。案件的成敗警示了鋼鐵行業中的中小企業如何繼續生存、在世界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總而言之,硝煙彌漫的歐盟進出口市場此次勝訴并不是完結,僅僅是拉開了國際舞臺上維權的序幕。
重新認識“雙反”貿易戰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出發,2008年金融危機后,各國經濟復蘇力度不足,更有不少發達國家一度陷入衰退。因此,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歐美針對中國的“雙反”調查明顯增多。
中國貿易組織高級研究顧問吳家煌認為,雖然企業仍要靠自己競爭,但是政府一定要有手段。關稅可以說是唯一的合法保護手段,就關稅的合理運用,世界貿易組織給予協約國政府兩個分別在不同情況下維權的工具。
根據《總協定》第19條的規定,締約國在具備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援用該條款采取行動。然而,由于此項條款存在些許操縱層面的問題,且經過長期談判無實質性進展,締約國之間援用此條款采取行動的為數不多。
實施反傾銷措施,必須遵守三個條件:首先,確定存在傾銷的事實;第二,確定對國內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的威脅,或對建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阻礙;第三,確定傾銷和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與啟動反傾銷調查不同的是,反補貼是一成員方對另一成員方對某一出口產品給予財政或公共性的經濟補貼而采取的限制進口的措施,包括臨時措施、承諾征收反補貼稅。
“雙反”調查,是指對來自某一個(或幾個)國家或地區的同一種產品同時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目前,“雙反”調查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WTO相關協定和國內法。其中,WTO相關協定主要包括《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6條、第16條、《關于實施1994年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第6條的協定》(《反傾銷協定》)和《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等。我國國內法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和配套的部門規章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和配套的部門規章。
歐盟為何“屢番刁難”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的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12月21日歐盟對中國有機涂層鋼板發起“雙反”調查。歐盟在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華反傾銷調查采取歧視的、不公正的“替代國”做法的同時,執意對中國同一產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雙重調查。
2012年,歐盟已經對進口自中國的不銹鋼螺母和螺栓征收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歐盟對不銹鋼緊固件設定的反傾銷稅高達27.4%。歐盟對中國臺灣不銹鋼緊固件的反傾銷稅設定為23.6%,而對中國大陸的反傾銷稅設定為27.4%。
鋼鐵行業面臨世界各個國家反傾銷的時候稅率都是很高的,2012年1月12日,歐盟理事會發布官方公告稱,經反規避調查,歐盟決定將對華鉬絲反傾銷措施擴及到馬來西亞。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近年來鋼鐵企業外貿渠道進一步壓縮,鋼鐵行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由于中國鋼材產品實際出口和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并不高,決定了國際鋼材貿易反傾銷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光伏企業受到的傷害那么嚴重。然而,這類反傾銷多發于經濟疲軟時期,緣于市場需求低迷讓國內外鋼鐵企業經營面臨很大的困難。
中國貿易組織高級研究顧問吳家煌認為,鋼鐵領域極易引起貿易戰,反傾銷則是貿易戰的一種表現形式。以不銹鋼鋼管為原料的鋼鐵產品行業在多邊貿易體制當中具有歷史性,在世界貿易組織反傾銷案件當中也具多發性。
鋼鐵行業為何遭受歐盟屢番刁難?
一方面,國內的鋼鐵產量是無度的發展,產能過剩也是鋼鐵業不可逃避的主要原因。盡管發改委表示鋼鐵的過剩產能一定要壓縮,但是《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前10家鋼企集中度達到60%的要求。然而中鋼協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國前10家鋼企的粗鋼產量占總產量的45.94%,距離2015年“前10家達到60%”的目標有很大差距。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模式促使鋼鐵行業面臨危機。
隨著中國鋼鐵工業的迅猛發展,國內鋼鐵產量迅速增長,國內市場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狀況,國際鋼鐵市場的需求旺盛同時拉動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中國巨大的鋼鐵產能成為這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眾矢之的”。在產能無窮無盡膨脹的同時,企業受到巨大的生存壓力。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下滑,鋼材需求減少、供應過剩,鋼鐵產業相應的對外貿易的數量卻水漲船高,國外對我國鋼鐵產品發起的貿易保護頻率也越來越高,對外貿易形勢日趨嚴峻。歐洲鋼鐵工業迫于國內鋼鐵企業的壓力,欲把反傾銷合法化、制度化。
僅進入2013年以來,中國鋼材產品至少遭遇了5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包括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國。
“雙反”調查勝訴要件
宇力集團不銹鋼對焊件案件的代理律師張磊從三個方面分析了該案成功的技巧:
第一,積極應訴。“宇力反傾銷調查所涉及的金額只有7700萬美金。而所涉及的企業有些并無應訴。”
他鼓勵,希望能有更多的被調查案件通過大量翔實而具體的數據,給歐盟無厘頭“雙反”以還擊。此次反傾銷調查的勝訴證明了中國國際反傾銷貿易救濟團隊的實力,反映了中國有能力對中國企業在歐盟地區進行貿易救濟活動。另外,地方各級政府也應該對那些要應付國外反傾銷而花費較大的企業提供資金上的支持,鼓勵這些企業積極參與應訴。
第二,尋找案件切入點。作為國內最大的對歐不銹鋼對焊件出口商,宇力管業對歐洲市場有著廣泛而深刻的了解,歐洲不銹鋼對焊件行業整體產能比較低,生產周期比較長,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這導致了本行業市場競爭力不足。而且歐洲生產商規模相對較小,市場價格較高,一方面其根本滿足不了歐洲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價格也讓歐洲消費者難以接受。
針對上述情況,宇力管業從傾銷和損害兩個方面同時入手,通過多渠道提供非常有利的歐盟市場信息數據和生產商數據。利用詳實的數據有利的證據,展示了本次調查反傾銷的產品范圍,區分不明確的實質問題,向歐盟委員會論證了中國的不銹鋼對焊件并沒有對歐盟相關行業進行損害的事實。
第三,尋求支持和團隊合作。“不銹鋼管件行業目前沒有一個全國性質的行業協會。沒有一個強大的支撐作為依靠。宇力也是第一次面對這次反傾銷,但是憑借先輩的經驗,迎風而上,無路可退。”宇力集團董事長張新岳說。
就目前來講,商務部作為中國政府機關,也是主管中國對外貿易的行政機關,應承擔更多的監督和指導中國對外貿易的責任。
對于企業來說,在遭受反補貼反傾銷調查的同時應打消種種顧慮,加強與政府、商協會、律師事務所及同行的聯系和合作,積極應訴。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