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3年全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有望接近6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左右。
中國光伏出口額再創歷史新高預計全年增長可達20%
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成績亮眼。數據顯示,2023年1-7月,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達32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光伏分會秘書長張森預計,受東南亞、歐美、拉美等地區對光伏裝機量需求加大,企業海外布局進程加快,N型電池供不應求以及國際能源署對全球光伏裝機量預期的大幅上調等因素的影響,2023年全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有望接近6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左右。
多種產品出口額保持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硅片出口額實現穩定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硅片出口額達到30.74億美元,同比增長15.04%。從出口市場來看,中國硅片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其中,越南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一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越南的金額為7.81億美元,同比增長16.15%;泰國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二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泰國的金額為7.80億美元,同比增長79.25%;馬來西亞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三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馬來西亞的金額為7億美元,同比下降1.97%。
中國電池片出口保持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出口額為27.26億美元,同比增長35.42%,出口量為22.65GW,同比增長80.86%。目前,土耳其、印度和柬埔寨成為中國電池片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對土耳其出口額為9.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7.74%;對印度出口額為5.81億美元,同比增長40.13%;對柬埔寨出口額為4.2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99%。
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增速減緩。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額為2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出口量為123GW,同比增長30.4%。荷蘭、巴西、西班牙成為中國光伏組件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組件對荷蘭出口額為72.13億美元,同比上漲5.08%;對巴西出口額為22.80億美元,同比下降22.15%;對西班牙出口額為15.39億美元,同比下降18.18%。
中國逆變器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逆變器出口額為69.17億美元,同比增長71.51%。荷蘭、德國、南非成為中國逆變器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逆變器對荷蘭出口額為22.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6.98%;對德國出口額為6.86億美元,同比增長181.06%;對南非出口額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453.22%。
多舉措加快光伏產業發展
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頻陷貿易摩擦。但是,憑借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備的全產業鏈和產業規模優勢,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仍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中國光伏制造端具有產業鏈完整度高、技術積累深厚、產業基礎扎實等三個優勢,制造成本低于歐洲和美國,受到了國際市場的青睞。” 張森表示。據歐盟委員會測算,中國光伏制造總成本相比歐洲低35%,比美國和印度分別低20%和10%,以光伏組件制造為例,中國生產的光伏組件產品比美國和歐盟生產的光伏組件產品節約成本超50%。
雖然,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多的競爭優勢,但也存在著階段性供需失衡、缺乏綠色貿易標準等問題,對此,張森認為,中國光伏企業、國家相關部門要積極作為,加快中國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以隆基、晶澳、晶科、天合、通威為首的光伏頭部企業紛紛宣布擴產計劃,新擴張的產能基本都是具備更高光電轉換效率的N型產能,其中,以N型TOPCon技術路線為主,但也不乏N型HJT(異質結)技術路線。張森認為,中國光伏企業擴產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新型技術快速迭代,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過剩的光伏產能使得光伏設備折舊周期變短,迫使企業前端研發投入加大,高效產能不斷擴充,使得相對落后的中小光伏企業不得不退出市場。”張森表示。
加快推進光伏綠色貿易標準制定工作,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綠色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缺少碳標簽數據庫,而國外數據庫不適用于我國國情,使用國外數據庫會導致我國碳核算出現偏差。所以,應當盡快建立適用于我國光伏產業的碳足跡核算體系,并做好國際化銜接工作,推動核算結果國際互認。同時,我國光伏企業應積極響應碳足跡評價,只有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才能更加合規地推動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張森表示。(記者 劉葉琳)
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成績亮眼。數據顯示,2023年1-7月,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達32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光伏分會秘書長張森預計,受東南亞、歐美、拉美等地區對光伏裝機量需求加大,企業海外布局進程加快,N型電池供不應求以及國際能源署對全球光伏裝機量預期的大幅上調等因素的影響,2023年全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有望接近6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左右。
多種產品出口額保持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硅片出口額實現穩定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硅片出口額達到30.74億美元,同比增長15.04%。從出口市場來看,中國硅片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其中,越南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一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越南的金額為7.81億美元,同比增長16.15%;泰國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二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泰國的金額為7.80億美元,同比增長79.25%;馬來西亞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三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馬來西亞的金額為7億美元,同比下降1.97%。
中國電池片出口保持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出口額為27.26億美元,同比增長35.42%,出口量為22.65GW,同比增長80.86%。目前,土耳其、印度和柬埔寨成為中國電池片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對土耳其出口額為9.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7.74%;對印度出口額為5.81億美元,同比增長40.13%;對柬埔寨出口額為4.2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99%。
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增速減緩。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額為2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出口量為123GW,同比增長30.4%。荷蘭、巴西、西班牙成為中國光伏組件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組件對荷蘭出口額為72.13億美元,同比上漲5.08%;對巴西出口額為22.80億美元,同比下降22.15%;對西班牙出口額為15.39億美元,同比下降18.18%。
中國逆變器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逆變器出口額為69.17億美元,同比增長71.51%。荷蘭、德國、南非成為中國逆變器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逆變器對荷蘭出口額為22.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6.98%;對德國出口額為6.86億美元,同比增長181.06%;對南非出口額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453.22%。
多舉措加快光伏產業發展
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頻陷貿易摩擦。但是,憑借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備的全產業鏈和產業規模優勢,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仍占據主導地位。
“目前,中國光伏制造端具有產業鏈完整度高、技術積累深厚、產業基礎扎實等三個優勢,制造成本低于歐洲和美國,受到了國際市場的青睞。” 張森表示。據歐盟委員會測算,中國光伏制造總成本相比歐洲低35%,比美國和印度分別低20%和10%,以光伏組件制造為例,中國生產的光伏組件產品比美國和歐盟生產的光伏組件產品節約成本超50%。
雖然,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多的競爭優勢,但也存在著階段性供需失衡、缺乏綠色貿易標準等問題,對此,張森認為,中國光伏企業、國家相關部門要積極作為,加快中國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以隆基、晶澳、晶科、天合、通威為首的光伏頭部企業紛紛宣布擴產計劃,新擴張的產能基本都是具備更高光電轉換效率的N型產能,其中,以N型TOPCon技術路線為主,但也不乏N型HJT(異質結)技術路線。張森認為,中國光伏企業擴產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新型技術快速迭代,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過剩的光伏產能使得光伏設備折舊周期變短,迫使企業前端研發投入加大,高效產能不斷擴充,使得相對落后的中小光伏企業不得不退出市場。”張森表示。
加快推進光伏綠色貿易標準制定工作,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綠色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缺少碳標簽數據庫,而國外數據庫不適用于我國國情,使用國外數據庫會導致我國碳核算出現偏差。所以,應當盡快建立適用于我國光伏產業的碳足跡核算體系,并做好國際化銜接工作,推動核算結果國際互認。同時,我國光伏企業應積極響應碳足跡評價,只有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才能更加合規地推動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張森表示。(記者 劉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