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國通過特高壓工程能縮小高端電工材料、基礎設計仿真軟件、關鍵核心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等產業共性技術方面與世界的差距,讓科技成果惠及全產業、全鏈條,有利于推動國內電氣裝備制造業水平的整體提升。
面向高質量發展 以科技創新帶動能源產業鏈升級
——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部部長張帆
——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部部長張帆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背景下,電氣裝備行業面臨哪些機遇,如何更好服務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記者就此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部部長張帆。
記者:今年全國兩會您帶來了哪些與能源電力相關的建議?您提出這些建議的出發點是什么?
張帆:今年全國兩會,我帶來了兩個建議,都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有關,目的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電氣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培育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一個是《關于進一步提升我國電氣裝備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議》。我建議國家支持培育建設智慧電氣裝備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跨領域、跨學科、跨行業技術協同創新,攻克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建立市場化技術成果轉化機制和資源開放共享平臺,構建大中小型企業融通發展格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國家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轉型。
第二個是《關于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部分。我希望通過健全市場機制支持新型儲能做強做優做大,形成龍頭牽引、鏈條延伸、集群共進的產業生態,整體提升我國在新型儲能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搶占綠色低碳技術發展制高點。
記者:近年來,國內特高壓工程加速建設,您認為對帶動產業鏈發展、推動能源電力行業搶占技術創新制高點起到怎樣的作用?
張帆:特高壓作為一項重大科技創新,帶動了我國輸電系統全產業鏈的創新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電氣裝備技術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形成了完整的超特高壓裝備研發制造和試驗驗證體系。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超特高壓電網,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同時,特高壓也有力支撐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設,提高清潔電力外送及消納能力,降低了新能源發電給電網穩定運行帶來的影響。
我國通過特高壓工程能縮小高端電工材料、基礎設計仿真軟件、關鍵核心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等產業共性技術方面與世界的差距,讓科技成果惠及全產業、全鏈條,有利于推動國內電氣裝備制造業水平的整體提升。
記者:2022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這對于帶動產業鏈發展有何助益?在服務“雙碳”目標中,您認為電網企業發揮了哪些作用?
張帆:國家電網公司發起成立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落實推進“雙碳”工作的重要行動,有利于集合國內優質研發資源,合力攻克關鍵“卡脖子”技術和新興前瞻技術,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打造共建共享共贏創新生態,有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堅強技術支撐。
中國電氣裝備是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整體組織下,與其他聯盟成員單位積極開展“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高端輸變電裝備產業子鏈”構建,參與建設了由國家電網公司牽頭的湖北隨州廣水100%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科技示范工程,在破解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技術難題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提升了在能源電力裝備領域的自主可控率。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可以實現資源更大范圍內共享和優化配置,形成強大的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電網連著源荷兩端,具有樞紐作用和平臺作用。電網企業在整個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加快技術創新,促進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多領域新技術、新裝備升級。國家電網公司全力促進新能源發展,不斷提升綠色發展能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在服務“雙碳”目標中充分發揮了“大國重器”和央企“頂梁柱”作用。
記者:能源安全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您認為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應在哪些方面加強合作,以更好保障能源安全?
張帆:為更好保障能源安全,我認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應重點聚焦五方面開展合作。一是發揮電網企業帶動作用,圍繞產業鏈“卡脖子”技術,組織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強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技術研究,由源隨荷動變為源荷互動,幫助電網削峰填谷,減輕電網保供壓力。三是加強新能源主動支撐技術研究,研發新能源友好并網技術。四是加強新型儲能、煤電機組深度調峰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強對調節電源的整體規劃,提升電力系統調峰能力。五是加強電氣裝備自身安全能力提升,從設計、材料、工藝等環節攻克關鍵技術,健全技術標準,進一步提升電網本質安全水平,同時提升裝備智能化水平,強化狀態在線監測等,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