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為這個星球最愛發推特的人之一,同時,也是頻頻表達對推特現有機制不滿的人埃隆馬斯克,最近展現出了首富應有的風采喜歡什么
作為這個星球最愛發推特的人之一,同時,也是頻頻表達對推特現有機制不滿的人——埃隆·馬斯克,最近展現出了首富應有的風采——喜歡什么就買下什么。
4月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特斯拉CEO馬斯克購入了社交媒體公司推特9.2%的股份,比推特創始人杰克·多西的2.25%還要多。這一舉動,讓馬斯克成為了推特最大的外部股東。
馬斯克瘋了嗎?是不是錢多了沒處花?
但實際上,早在投資前,推特已經成為馬斯克最常用的輿論工具。而入股推特后,不少人猜測,馬斯克有望改寫推特的游戲規則,進一步尋求利益最大化。
馬斯克在入股推特后發起了投票:“你們需不需要一個編輯按鈕?”
如果再把時間軸拉長,你會發現,在過往的20多年時間里,馬斯克其實一直重復操作著類似于入股推特的動作:看上某一家公司,然后花重金投資,必要時加大投資力度,確保自己對投資的公司有十足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被投資的標的大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要么數年后為馬斯克帶來了巨額資金回報,要么完善了馬斯克的商業版圖,要么為馬斯克帶來了有價值的人脈資源……
在硅谷鋼鐵俠、世界首富等光環之外,馬斯克同樣是一位成功且優秀的投資經理、爆款捕手。他眼光獨到,憑借著驚人的洞察力,總能在世界的犄角旮旯里找到最具潛力的標的。
今天,深途就帶大家扒一扒馬斯克龐大而隱蔽的投資版圖。
喜歡投資“看上去失敗”的項目
談及馬斯克的故事似乎都必須從特斯拉開始,但遇見特斯拉之前,馬斯克已經連續兩次創業成功。
1995年,馬斯克從斯坦福退學,和他的兄弟創辦了Zip網站。4年后,美國電腦制造商康柏(Compaq)以相當于2.8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初創公司。馬斯克從這筆收購中獲利近2000萬歐元。
隨后,他拿著這筆錢再次創業,創辦了在線金融服務和電子支付業務公司"X.com"(后與另一家公司合并,更名為PayPal)。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收購了PayPal,馬斯克從這筆交易中獲得1.8億美元的巨額財富。
28歲的馬斯克,靠著連續創業賺得盆滿缽滿。由此,他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投資生涯。
和其他大佬不同,馬斯克投中的項目都是那些看上去野心勃勃,但是有很大可能失敗的高科技公司。這其中包括了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公司SolarCity、數據中心軟件公司Everdream、人工搜索引擎公司Mahalo,以及特斯拉。
沒錯,馬斯克并非特斯拉的創始人,最初他扮演的是早期投資人的角色。
2003年,硅谷工程師艾伯哈德和塔本寧創立電動汽車制造公司,為致敬交流電發明者尼古拉·特斯拉,公司取名為特斯拉(Tesla Motors)。很快兩人的啟動資金就燒完了,經人介紹他們見到了已經成為硅谷新貴的馬斯克。
這個項目致力于顛覆現有的燃油車市場,從而推動全球汽車工業向可持續的未來邁進。看上去有些天方夜譚,但是三個人一拍即合,馬斯克在特斯拉A輪融資中投了650萬美元,成為特斯拉最大股東和董事長。
2010年之后,馬斯克的投資項目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他不止一次地表達這樣的擔憂:人工智能將很快變得像人類一樣聰明。他還表示,一旦這種情況真的出現,人類的生存會受到威脅。
與其害怕它,不如投資它。于是,馬斯克馬不停蹄地參與了AI公司DeepMind的數輪融資,2014年將4000萬美元投向了一家創業公司Vicarious,這家公司據說要“建立下一代AI算法”。
生物科技領域也是他重點關注的方向,2010年,他率先投資了Halcyon Molecular,這是一家基因測序公司,號稱能在10分鐘完成一個全基因組的測序,成本可控制在1000美元以下。2016年,他又投資了一家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該公司致力于開發植入式腦機接口(BMI)。這家公司還曾在活豬以及猴子身上演示了“腦機接口”技術。
這些項目創始人,或多或少都與他有一定的聯系。
比如,在馬斯克的建議和鼓勵下,2006年,他的堂兄弟Peter和Lyndon Rive成立了SolarCity。特斯拉最終以約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SolarCity。
再比如,Everdream由馬斯克的表弟Lyndon Rive于1998年創立。當時還在PayPal的馬斯克在第四輪投資了Everdream 。而OneRiot這家公司的CEO是馬斯克的兄弟Kimbal Musk。馬斯克曾經的合伙人Luke Nosek是最早關注Halcyon Molecular這一項目的投資人。
靠著這些人脈資源,馬斯克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創業圈子。
馬斯克,一位風險愛好者
馬斯克投資的項目,涉及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生物基因測序等等領域,但它們都有一些共性:高風險、過于不切實際,你往往能在科幻雜志上找到這些內容。
面對高風險項目,馬斯克一反常理,采用了不少投資經理認為最糟糕的方式——“ALL IN”。
一方面,馬斯克不甘于只當一個簡單的出資人,他對于部分優秀的公司有著極強的掌控欲。比如,在特斯拉IPO之前,馬斯克一共投資了9輪,不斷地提高持股比例,最終他把創始人踢出了公司,自己成為了特斯拉真正的掌舵人。
另一方面,馬斯克投資的往往是高風險、少有人問津的項目,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得不自己掏錢用以維持項目的運轉。
最大的危機是在2008年。他把自己前兩次創業賺的巨額財富都砸了進去。
當時的馬斯克,旗下的幾家公司都出現了經營問題。SpaceX的前三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特斯拉遇到了各種生產、供應鏈和設計問題。雪上加霜的是,金融危機爆發了。
馬斯克事后對媒體回憶,他當時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我可以留住金錢,但是這些公司絕對活不下去,或者把我剩下的錢投進來,說不定還有一線機會。”最后,他選擇把自己的錢都投到項目里。
自己賺的錢很快不夠花了,他還不斷地以個人名義借外債。《華爾街日報》證實了馬斯克在債務問題上遇到的財務問題。“有時他不得不大舉借貸,以支付他的商業投資,從而保留對他所經營公司的控制權。”華爾街日報寫道。
截至2017年,馬斯克的個人借款總額為6.24億美元,主要用于投資特斯拉。到了2020年,馬斯克的個人財務狀態也沒有好轉。金融郵報報道稱,馬斯克從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和美國銀行獲得了5.48億美元的個人貸款。
但撐過最苦難的日子,很多項目給予了他豐厚的回報。
比如,他投資的DeepMind,在2014年被谷歌收購,他從而獲得了9200萬美元的可觀回報。除此之外,戴爾收購了Everdream,馬斯克賺到了1500萬美元。
有些項目還沒有退出,但是已經在短短幾年間長成為了獨角獸。
2011年,馬斯克投資了John和Patrick Collison兄弟創立的在線支付服務公司Stripe。10年后,這家公司估值達到950億美元。有媒體預測,如果該公司上市,它可能會獲得更高的估值,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 ( IPO) 之一。一旦成功上市,馬斯克將獲得巨額的退出回報。
只有DNA測序公司Halcyon Molecular是馬斯克為數不多的失敗項目。這家公司于2012年關門。
當然,最成功的也是最著名的投資當屬特斯拉,2004年,馬斯克只花了650萬美元投了特斯拉。如今特斯拉創造了歷史,市值已經超越豐田、大眾,成為了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車企。
首富的秘密
在這樣堪稱瘋狂的賭注下,馬斯克獲得了驚人的回報,這甚至助推他成為了這個世界最富有的人。
今年4月6日,美國財富雜志《福布斯》(Forbes)公布了2022年全球億萬富豪榜,馬斯克以2190億美元凈資產,取代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Jeff Bezos),成為全球首富。而相比于去年,馬斯克的財富又增加了680億美元。
首富的財富增長與他投資的項目息息相關。其一是特斯拉的股份,目前馬斯克擁有特斯拉21%的股份,但已將其一半以上的股份作為貸款抵押。其二是馬斯克的火箭公司SpaceX, SpaceX在最新一輪融資中,估值高達740億美元。
2018年,特斯拉董事會和CEO馬斯克之間達成了史上最大規模企業薪酬協議。協議規定,此后馬斯克每帶領特斯拉的市值和盈利上升一個等級,就能解鎖一個等級的股票期權獎勵。這份協議包括2030萬份期權,分為12個批次,如果實現所有目標,馬斯克將獲得超過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00億元)的收入。
現實是,馬斯克執行能力過強,他在2021年提前7年達成了薪酬計劃的最終目標之一(市值達到6500億美元)。這份薪酬計劃也讓馬斯克獲得了巨額的財富。
在未來,馬斯克的財富還有可能進一步增長。一方面,特斯拉的市值有望進一步提高。而SpaceX還未上市。
除此之外,馬斯克還有一大隱性投資——比特幣。馬斯克曾對媒體表示, “除了特斯拉和Space X 的股票,比特幣是我最大的投資。”
他還鼓吹,“紙幣很快將離我們遠去,而加密貨幣是一個非常好的媒介,比特幣優于紙幣太多,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馬斯克的帶動下,特斯拉也開始“炒幣”。不過,加密市場的行情起起伏伏,前年,特斯拉靠“炒幣”賺到了錢,去年,賬面反倒虧了不少。在最近的財報中,特斯拉聲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一年中,由于公司比特幣的賬面價值變化,計提了約1.01億美元(約合6.42億元人民幣)的減值損失。
由于頻頻在社交媒體上釋放對加密貨幣的好感,馬斯克甚至成為了幣圈大佬。去年12月14日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測試使用“狗狗幣”(Dogecoin)購買一些周邊商品。這一消息傳出,狗狗幣價格一度上漲24%。
但是目前,馬斯克沒有進一步披露自己到底持有多少比特幣、以太幣以及狗狗幣。
由于馬斯克一直以來對比特幣、狗狗幣等加密貨幣的喜愛,市場開始猜測馬斯克接下來很有可能推動推特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發展。
毫無疑問的是,馬斯克的投資之路是瘋狂的。他選擇的都是看上去荒誕且離奇的項目,他拋棄了傳統的所謂 “護城河”等傳統投資概念,追求創新與速度。
但那些循規蹈矩的投資者不會去碰的瘋狂想法,正在一一變成現實:全世界的工廠都在生產純電動車、太空旅行的成本降低、人們有機會開拓宇宙。
4月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特斯拉CEO馬斯克購入了社交媒體公司推特9.2%的股份,比推特創始人杰克·多西的2.25%還要多。這一舉動,讓馬斯克成為了推特最大的外部股東。
馬斯克瘋了嗎?是不是錢多了沒處花?
但實際上,早在投資前,推特已經成為馬斯克最常用的輿論工具。而入股推特后,不少人猜測,馬斯克有望改寫推特的游戲規則,進一步尋求利益最大化。
如果再把時間軸拉長,你會發現,在過往的20多年時間里,馬斯克其實一直重復操作著類似于入股推特的動作:看上某一家公司,然后花重金投資,必要時加大投資力度,確保自己對投資的公司有十足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被投資的標的大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要么數年后為馬斯克帶來了巨額資金回報,要么完善了馬斯克的商業版圖,要么為馬斯克帶來了有價值的人脈資源……
在硅谷鋼鐵俠、世界首富等光環之外,馬斯克同樣是一位成功且優秀的投資經理、爆款捕手。他眼光獨到,憑借著驚人的洞察力,總能在世界的犄角旮旯里找到最具潛力的標的。
今天,深途就帶大家扒一扒馬斯克龐大而隱蔽的投資版圖。
喜歡投資“看上去失敗”的項目
談及馬斯克的故事似乎都必須從特斯拉開始,但遇見特斯拉之前,馬斯克已經連續兩次創業成功。
1995年,馬斯克從斯坦福退學,和他的兄弟創辦了Zip網站。4年后,美國電腦制造商康柏(Compaq)以相當于2.8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初創公司。馬斯克從這筆收購中獲利近2000萬歐元。
隨后,他拿著這筆錢再次創業,創辦了在線金融服務和電子支付業務公司"X.com"(后與另一家公司合并,更名為PayPal)。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收購了PayPal,馬斯克從這筆交易中獲得1.8億美元的巨額財富。
28歲的馬斯克,靠著連續創業賺得盆滿缽滿。由此,他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投資生涯。
和其他大佬不同,馬斯克投中的項目都是那些看上去野心勃勃,但是有很大可能失敗的高科技公司。這其中包括了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公司SolarCity、數據中心軟件公司Everdream、人工搜索引擎公司Mahalo,以及特斯拉。
深途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 / 新聞、CB Insights
沒錯,馬斯克并非特斯拉的創始人,最初他扮演的是早期投資人的角色。
2003年,硅谷工程師艾伯哈德和塔本寧創立電動汽車制造公司,為致敬交流電發明者尼古拉·特斯拉,公司取名為特斯拉(Tesla Motors)。很快兩人的啟動資金就燒完了,經人介紹他們見到了已經成為硅谷新貴的馬斯克。
這個項目致力于顛覆現有的燃油車市場,從而推動全球汽車工業向可持續的未來邁進。看上去有些天方夜譚,但是三個人一拍即合,馬斯克在特斯拉A輪融資中投了650萬美元,成為特斯拉最大股東和董事長。
2010年之后,馬斯克的投資項目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他不止一次地表達這樣的擔憂:人工智能將很快變得像人類一樣聰明。他還表示,一旦這種情況真的出現,人類的生存會受到威脅。
與其害怕它,不如投資它。于是,馬斯克馬不停蹄地參與了AI公司DeepMind的數輪融資,2014年將4000萬美元投向了一家創業公司Vicarious,這家公司據說要“建立下一代AI算法”。
生物科技領域也是他重點關注的方向,2010年,他率先投資了Halcyon Molecular,這是一家基因測序公司,號稱能在10分鐘完成一個全基因組的測序,成本可控制在1000美元以下。2016年,他又投資了一家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該公司致力于開發植入式腦機接口(BMI)。這家公司還曾在活豬以及猴子身上演示了“腦機接口”技術。
這些項目創始人,或多或少都與他有一定的聯系。
比如,在馬斯克的建議和鼓勵下,2006年,他的堂兄弟Peter和Lyndon Rive成立了SolarCity。特斯拉最終以約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SolarCity。
再比如,Everdream由馬斯克的表弟Lyndon Rive于1998年創立。當時還在PayPal的馬斯克在第四輪投資了Everdream 。而OneRiot這家公司的CEO是馬斯克的兄弟Kimbal Musk。馬斯克曾經的合伙人Luke Nosek是最早關注Halcyon Molecular這一項目的投資人。
靠著這些人脈資源,馬斯克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創業圈子。
馬斯克,一位風險愛好者
馬斯克投資的項目,涉及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生物基因測序等等領域,但它們都有一些共性:高風險、過于不切實際,你往往能在科幻雜志上找到這些內容。
面對高風險項目,馬斯克一反常理,采用了不少投資經理認為最糟糕的方式——“ALL IN”。
一方面,馬斯克不甘于只當一個簡單的出資人,他對于部分優秀的公司有著極強的掌控欲。比如,在特斯拉IPO之前,馬斯克一共投資了9輪,不斷地提高持股比例,最終他把創始人踢出了公司,自己成為了特斯拉真正的掌舵人。
另一方面,馬斯克投資的往往是高風險、少有人問津的項目,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得不自己掏錢用以維持項目的運轉。
最大的危機是在2008年。他把自己前兩次創業賺的巨額財富都砸了進去。
當時的馬斯克,旗下的幾家公司都出現了經營問題。SpaceX的前三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特斯拉遇到了各種生產、供應鏈和設計問題。雪上加霜的是,金融危機爆發了。
馬斯克事后對媒體回憶,他當時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我可以留住金錢,但是這些公司絕對活不下去,或者把我剩下的錢投進來,說不定還有一線機會。”最后,他選擇把自己的錢都投到項目里。
自己賺的錢很快不夠花了,他還不斷地以個人名義借外債。《華爾街日報》證實了馬斯克在債務問題上遇到的財務問題。“有時他不得不大舉借貸,以支付他的商業投資,從而保留對他所經營公司的控制權。”華爾街日報寫道。
截至2017年,馬斯克的個人借款總額為6.24億美元,主要用于投資特斯拉。到了2020年,馬斯克的個人財務狀態也沒有好轉。金融郵報報道稱,馬斯克從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和美國銀行獲得了5.48億美元的個人貸款。
但撐過最苦難的日子,很多項目給予了他豐厚的回報。
比如,他投資的DeepMind,在2014年被谷歌收購,他從而獲得了9200萬美元的可觀回報。除此之外,戴爾收購了Everdream,馬斯克賺到了1500萬美元。
有些項目還沒有退出,但是已經在短短幾年間長成為了獨角獸。
2011年,馬斯克投資了John和Patrick Collison兄弟創立的在線支付服務公司Stripe。10年后,這家公司估值達到950億美元。有媒體預測,如果該公司上市,它可能會獲得更高的估值,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 ( IPO) 之一。一旦成功上市,馬斯克將獲得巨額的退出回報。
只有DNA測序公司Halcyon Molecular是馬斯克為數不多的失敗項目。這家公司于2012年關門。
當然,最成功的也是最著名的投資當屬特斯拉,2004年,馬斯克只花了650萬美元投了特斯拉。如今特斯拉創造了歷史,市值已經超越豐田、大眾,成為了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車企。
首富的秘密
在這樣堪稱瘋狂的賭注下,馬斯克獲得了驚人的回報,這甚至助推他成為了這個世界最富有的人。
今年4月6日,美國財富雜志《福布斯》(Forbes)公布了2022年全球億萬富豪榜,馬斯克以2190億美元凈資產,取代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Jeff Bezos),成為全球首富。而相比于去年,馬斯克的財富又增加了680億美元。
首富的財富增長與他投資的項目息息相關。其一是特斯拉的股份,目前馬斯克擁有特斯拉21%的股份,但已將其一半以上的股份作為貸款抵押。其二是馬斯克的火箭公司SpaceX, SpaceX在最新一輪融資中,估值高達740億美元。
2018年,特斯拉董事會和CEO馬斯克之間達成了史上最大規模企業薪酬協議。協議規定,此后馬斯克每帶領特斯拉的市值和盈利上升一個等級,就能解鎖一個等級的股票期權獎勵。這份協議包括2030萬份期權,分為12個批次,如果實現所有目標,馬斯克將獲得超過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00億元)的收入。
現實是,馬斯克執行能力過強,他在2021年提前7年達成了薪酬計劃的最終目標之一(市值達到6500億美元)。這份薪酬計劃也讓馬斯克獲得了巨額的財富。
來源 / 《福布斯》
在未來,馬斯克的財富還有可能進一步增長。一方面,特斯拉的市值有望進一步提高。而SpaceX還未上市。
除此之外,馬斯克還有一大隱性投資——比特幣。馬斯克曾對媒體表示, “除了特斯拉和Space X 的股票,比特幣是我最大的投資。”
他還鼓吹,“紙幣很快將離我們遠去,而加密貨幣是一個非常好的媒介,比特幣優于紙幣太多,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馬斯克的帶動下,特斯拉也開始“炒幣”。不過,加密市場的行情起起伏伏,前年,特斯拉靠“炒幣”賺到了錢,去年,賬面反倒虧了不少。在最近的財報中,特斯拉聲稱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一年中,由于公司比特幣的賬面價值變化,計提了約1.01億美元(約合6.42億元人民幣)的減值損失。
由于頻頻在社交媒體上釋放對加密貨幣的好感,馬斯克甚至成為了幣圈大佬。去年12月14日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測試使用“狗狗幣”(Dogecoin)購買一些周邊商品。這一消息傳出,狗狗幣價格一度上漲24%。
但是目前,馬斯克沒有進一步披露自己到底持有多少比特幣、以太幣以及狗狗幣。
由于馬斯克一直以來對比特幣、狗狗幣等加密貨幣的喜愛,市場開始猜測馬斯克接下來很有可能推動推特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發展。
毫無疑問的是,馬斯克的投資之路是瘋狂的。他選擇的都是看上去荒誕且離奇的項目,他拋棄了傳統的所謂 “護城河”等傳統投資概念,追求創新與速度。
但那些循規蹈矩的投資者不會去碰的瘋狂想法,正在一一變成現實:全世界的工廠都在生產純電動車、太空旅行的成本降低、人們有機會開拓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