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具名的會計學教授則持中立觀點稱,就樂視網現有的財報來看,這份成績單并不如意,劉姝威的評判合理但不深刻,互聯網企業用戶的規模轉化為盈利需要較長的周期,若合理地“燒錢”,短期難以看到業績,但長久則未必。
對于樂視網分析報告諸多疑問,《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嘗試與劉姝威進行溝通,但其未予以回應。樂視網官方微博方面則以“謝謝”回應劉姝威的報告。
財務分析“不深刻”
“打蛇未打到七寸”成為業內對劉姝威分析樂視網報告的評價。
劉姝威在報告中指出,樂視網2014年度報告披露了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但是沒有披露各項業務的盈利情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2014年財報發現,其實根據已有數據可以計算出拖累業績元兇—終端業務的毛利率。
樂視網2014年終端業務實現營收27.4億元,營業成本為40.92億元。以此可見計算出,該公司終端業務的毛利率為-49.35%。“這是只賺吆喝不賺錢。”上述會計學教授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雖然網絡電視是一個新興事物,但和傳統電視、互聯網在線視頻互為替代品,如果網絡電視沒有優勢超越前兩者,只是靠噱頭和概念支撐,則難以受大眾消費者接受。
另從樂視網的財務數據來看,2014年,該公司貨幣資金約5億元,應收賬款18.93億元,預收款項3.23億元;2015年,貨幣資金為7.03億元,應收賬款24.19億元,預收款項3.47億元。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前兩者增長較多,特別是應收帳款增長較快,但是預收款項微幅增長,這說明樂視網的產品并不熱銷。
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曾在其微博中表示,超級手機首日預約高達263萬臺,十天預約超1000萬臺。樂視手機于今年5月19日開放購買。有分析人士指出,超級手機預約量、超級電視的出貨量,以及樂視網官網曾公布其產品的續費率在50%左右,這些都需要核實其真實性。“這些關系到樂視網整個生態系未來的盈利空間,本以為劉教授會去調查。”其稱。
而以短期的報表業績來看:去年樂視網銷售樂視TV150萬致使凈利潤大幅減少,毛利潤為-49.35%;主要負責經營終端業務的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凈利潤虧損3.86億元。而樂視網計劃“2015年超級電視的銷售量目標將要達到300-400萬臺,保有量實現突破500萬臺”。這是否意味著業績將更為嚴重的收到拖累?
此外,市場有質疑觀點稱,類似樂視網的互聯網公司可能存在收入分期確認的情況。對此,上述會計學教授表示,生產周期較短的制造業一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發貨以后便能獲得收入,除非產品讓客戶免費體驗,待真正銷售出去后再確認貨款,只是體驗產品會否被提前計入銷售量則不得而知。
終端業務真的值得“燒錢”嗎?
針對樂視網業績的大幅下滑,劉姝威將矛頭指向高成本的終端業務,質疑這種“燒錢”模式難以長久持續。會計學教授認為,“燒錢”應合理;但互聯網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的舍利是為了長期獲利。
在劉姝威看來,樂視網“通過銷售樂視TV,擴大用戶規模”的策略,難以看到扭虧為盈的跡象。“這種‘燒錢’模式能夠持續多久?樂視網的投資者們愿意為樂視網‘燒錢’繼續提供資金嗎?在國內外,被‘燒錢’模式燒死的公司已經不少了。”劉姝威發出連串的質疑。
“雖然前期成本高,但是要看未來衍生服務的空間才能評判。對于互聯網公司的一個產品,不能去判斷其短期盈利,畢竟做一款產品,前期需要研發及投入,需要用較低的利潤去推廣它,所以這存在一個悖論,是需要多數的用戶還是高額的利潤。”易觀國際研究終端業務方面的分析師揚帆表示。
楊帆同時稱,通過大量銷售,能夠擴大用戶規模,如果產品足夠優秀,用戶還會向身邊親朋好友去推薦,這樣口碑就出來了,銷量也就起來了。
“高科技燒錢很正常,特定階段燒錢是可以的,但長久燒則不好說,股東給你錢不是給你燒的,是要長期兌現業績的。”上述會計學教授在贊同劉姝威的觀點同時,也表示,互聯網企業可能短期難以看到業績,長期則未必。
那如何評斷終端業務發展的好與不好?楊帆表示,主要看用戶量。“樂視網現在主要抓超級電視這方面的用戶,有多少用戶,能打開多大的市場。”一位傳媒行業的券商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在未來智能家居的市場中,智能電視/手機作為終端的一個控制器或者展示平臺,在整個生態中處于核心環節,為后期的戰略和產品布局提供補充,如:與其他方的合作,在合作時可憑借用戶量等提高議價能力。楊帆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硬件是一個載體,真正會有收入的是它的服務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其他一些部分。
近年來,樂視網著力打造“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樂視生態系統”,包括底層技術平臺生態、視頻生態、體育生態、電視生態、手機生態、汽車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目前該模式被業內人士看好,但對于未來的盈利前景則還需再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