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2日消息(記者丁華艷)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昨天夜間,從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第36屆國際標準化組織大會上傳來消息,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委員、鞍山鋼鐵集團總經理張曉剛,成功當選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這是194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ISO成立以來,中國人首次擔任這一國際組織的最高領導職務。ISO標準在世界上具有權威性和通用性,被譽為國際貿易的“通行證”,因此,中國人首次擔任這個組織的掌門人,就具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對此,記者昨天夜間采訪到了國家標準委副主任于欣麗。對于國際標準化組織這次因何會青睞中國人的問題,于欣麗認為,這得益于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在標準化方面的貢獻。
于欣麗:我國承擔的ISO技術機構領導職務,就是像這種制訂標準的技術委員會,還有我們主導制訂的國際標準,十年來都增長近十倍。ISO一共有160多個成員體,中國對ISO的貢獻率躍升到了第六位。
張曉剛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但是于欣麗認為,中國人成功當選ISO主席,既有重要的象征意義,也切實有利于培育和支持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于欣麗:有利于我國在國際標準化戰略、政策,和規則的制訂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也將增強我國的產業和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信心,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促進我國的產業發展和國際貿易。
我國正在推動制定哪些國際標準?或者已經嘗到甜頭了呢?中成藥的標準最值得一說。就是因為缺乏標準,我國的中草藥貿易在歐洲市場吃了大虧,英國本月宣布,計劃從明年初起全面禁止中成藥在英國銷售,這可能會引發歐盟其他國家效仿。面對歐盟三、四百億的市場,我國中醫藥行業只能望之興嘆。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說,我國正在推動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
許銘:原來我們產品進入歐盟也好、美國也好,面臨比較大的難題是關稅制約,而現在更多的是技術制約。技術制約在我們中藥國際化方面,難度是最大的。
我國有哪些國際標準已經嘗到了甜頭?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馬德軍介紹,智能家電、智能電網的標準輸出,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果。
馬德軍:電壓力鍋標準寫入國際標準以后,企業的外銷一下子翻了五倍,這就是一個很實實在在的國際標準化案例。智能電網標準發布實施以后,它的效果應該會比一些傳統產品更好。
還有兩個國際標準,也非常引人注目。一是推動個人信息終端關聯應用的閃聯標準,帶來的直接經濟增加值超過30億元;大唐電信集團主導提出的TD-LTE-A被國際電信同盟確定為4G國際標準。
國家標準委副主任于欣麗介紹,未來,我國將培育一批自主創新技術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包括:海洋技術、低碳技術、物聯網等戰略新興產業;中醫藥、煙花爆竹等傳統優勢產業和紡織、有色、造船等傳統支柱產業。
點評:技術貿易壁壘挑戰中國出口,掌握標準話語權勢在必行。
在產業界,流行這樣一句話:三流的企業做產品,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標準。而對于中國的許多出口企業來說,標準已經不僅僅是企業追求的問題,而是必須被迫去應對的貿易壁壘。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經所主任宋泓說:“從最近這幾十年的情況看,有些國家也把本國標準作為限制其他國家產品進口的一種手段。特別是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一些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依靠標準,來限制其他國家的產品進口。所以,標準越來越成為一種非關稅的貿易壁壘。”
就以歐盟的貿易壁壘來說,我國2012年出口貿易因此直接損失224億美元,比2011年增加20.4億美元。其中的技術貿易壁壘,已經取代反傾銷措施,成為中國企業出口面臨的第一大非關稅壁壘。因此,要沖破層層壁壘,中國就必須不斷推出自己的國際標準,并真正掌握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