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一直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在很多企業的眼中,解決就業問題,是他們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式之一。
而機器人是裝備制造與先進科技的完美融合,從它問世時起就備受世人關注,已經有多部電影以機器人為題材演繹了各種夢想。雖然說那種“機器人壓倒人類、主宰世界”的幻想過于無稽,但不可否認,機器人的到來,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于是,一個疑問冒了出來——機器人會不會搶占了人類的就業機會?在9月25日召開的“2013中國裝備制造業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上,新松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解答了這個問題。他說:“機器人和人類就業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關系,如果一定要說影響,多少也是有一些的。沒人做的事情、人做不了的事情、人不適于做的事情,都可以交給機器人去做,這跟就業沒有任何關系;而那些機器人能做、人也能做而機器人能做得更好的事情,遲早也必須交給機器人去做。”
必要的沖突
機器人與人類就業的沖突,在制造業里體現會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因為涉及到大量的切割、焊接、噴涂、裝配、搬運等,這些事情人也能做,機器人也能做,于是沖突就出現了。
但在曲道奎看來,這種沖突是必要且必須的。他以汽車生產為例:一條年產20萬輛的汽車生產線,如果完全依靠人力,生產線可能會有幾公里長,人工費用會非常高;如果交給機器人來做,生產線也就在幾百米。而且,20萬輛的生產規模,如果全部由人來做的話,一致性很難得到保障,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機器人是可以保證生產一致性的,機器人沒有情緒,不需要依靠經驗,完全就是照章做事。
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如果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改變依靠人力的作業方式。因為機器人能比人干得更好,能夠提高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可能讓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如果完全依靠人力,企業很快就會倒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即使機器人跟就業有沖突,那也沒有辦法。如果企業倒閉了,還談什么就業呢?”曲道奎說。比如說,某企業原來聘用了兩萬工人,如果不改變低端、原始的生產方式,企業的市場地位就很難保得住,這兩萬人遲早都要下崗;如果改了這種模式,用機器人武裝他們的生產線,企業可能只需要聘用兩千人,而且這兩千人可以過得很好。
因此,機器人和就業是有一些沖突的,但卻是必須的。必須要通過這種沖突,來實現制造模式的改變,來實現就業的升華。而且,這樣的沖突對于人類而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以前,人是直接作為生產工具應用在生產流程之中,從事著低附加值、枯燥重復的勞動;現在通過科技手段,把人從底層的工作環境里替換出來,從事新的崗位,比如機器人的編程、維護以及規劃、管理等,實現了個人價值的提升。
“人的優勢在于有腦筋會思考,不在于體力。比體力的話,‘兩條腿的’跟‘四條腿的’沒法比,人在動物界不占優勢。”曲道奎說:“過去的傳統制造和低端制造,是在發揮人的劣勢,使用體力功能;現在利用機器人,把人從體力勞動中解救出來,更多地從事一些腦力勞動,這是就業的升華。”
廣闊的天地
實際上,機器人對于制造業的積極意義,要遠遠大于對就業產生的沖擊。在曲道奎看來,這種積極意義表現在3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沒人做的工作。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在鬧“民工荒”、“傭工荒”,原來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而這種情況在國外發達國家早就出現了。這是機器人應用的主要場景。“說機器人搶了人類的就業崗位,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些崗位現在都是空白的,不是說有人在這里干得好好的,機器人來給他替掉了。”曲道奎說:“中國目前是結構性勞動力短缺,馬上就會出現絕對性勞動力短缺。一年有上千萬的崗位招不到人,現在機器人的銷量都不夠抵消這一缺口,國內全部算起來一年也就幾百萬臺的機器人銷量。這么多崗位等著人去做,沒人做;機器人去做,是叫‘填補’,而不是‘搶占’。”
第二個層次,是人做不了的工作。隨著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制造過程需要在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場景下進行,不是像過去那樣依靠人力敲敲打打就行了。非常典型的,比如說芯片制造,需要在真空、最差也得超凈的環境中進行。真空的環境,人是進不去的;超凈的環境,人可以進去,但有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這一類的工作,人是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而機器人可以。“機器人把人的功能拓展了,人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可以通過機器人來做。這種情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隨著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會不斷增多。”
第三類,高危或者環境惡劣的工作,人可以做,但并不適合。比如說爆炸、輻射、有污染的工作環境。這類工作,對于人來說,有比較高的風險,很有可能會付出很高的代價。隨著國家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人的素質也在不斷提升。一方面,國家對安全生產的約束很強,一旦出事,企業一般都難以承受。另一方面,現在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人愿意做了,都知道“干這種活兒要命”。很多像噴涂、粉末、打磨這樣的工作環節,現在都非常不好招人,必須交給機器人來做。
總而言之,機器人的發展總體上并不妨礙就業大計,反而會促進就業的升華,有利于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推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