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季度,受國內外需求回暖的影響,我國工業經濟運行止跌回升。”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工業經濟論壇上,賽迪研究院副院長王鵬開宗明義地概括稱。
目前,工業經濟主要表現出整體穩步回升、投資增長回暖、出口有所加快、企業情況稍有好轉等特點。但是,當前工業運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有工業潛在增長率逐漸下行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的挑戰,也有地方債務危機加劇的風險。
“在穩增長、調結構和促改革的宏觀政策基調下,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將逐步增強,工業經濟增長有望繼續保持溫和復蘇的態勢。”王鵬表示,預計四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左右,全年增長9.9%左右。
制造業投資占比大
回顧三季度我國工業經濟,工業增速呈現止跌回升態勢令人如釋重負。除此以外,工業投資方面也呈現回暖態勢。統計數據顯示,1~9月,工業投資130386億元,同比增長17.7%,增速較1~8月加快0.5個百分點,較上半年增長1.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在工業投資中占比最大,同比增長18.5%,增速加快0.6個百分點,這也是制造業投資增速自今年3月份以來連續2個月保持增長。
根據賽迪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所釋,工業投資增長之所以回暖,主要是由于國家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補庫存的推動。其中,國家發改委去年和今年早些時候批準的基礎設施項目剛剛開始動工,加速了庫存的回補,受到補庫存周期影響,投資增速出現上升。同時,與今年前幾個月相比,企業自身投資動力也有所增強,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增速為20.1%,已經持續4個月保持上升態勢。
除了制造業投資增速呈現上升外,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也出現好轉。1~9月,工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上升了0.5個百分點,達到21.3%,占工業投資的比重較年初上升了4.0個百分點,達到76.8%。
不過,從整體情況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固定資產投資中企業自籌資金增速仍有一定回落,工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去年同期也下滑了6.8個百分點。這表明現階段投資增速的回升主要為恢復性增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仍比較有限。
工業企業困難重重
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2.8%,在去年同期較低基數基礎上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從月度走勢看,6月份增速出現明顯下滑,其他月份利潤增速基本在9%以上,特別是8月當月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24.2%。從細分行業看,由于去年基數因素,部分行業利潤增幅較大,如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69.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9.2%。
雖然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呈恢復性增長,但在大部分行業利潤出現恢復性增長的同時,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卻不降反升。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90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0.43元,目前已經連續6個月上升。在用工成本上漲、PPI持續負增長的雙重擠壓下,工業企業盈利空間仍十分有限。
除了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工業企業主營活動利潤增速下降更多。今年以來,市場需求不振和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我國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從年初的17.2%下降至8月份的12.8%。考慮到去年同期為負的基數影響,凸顯出當前工業企業主營活動獲利艱難。
此外,雖然中國官方PMI指數和匯豐PMI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但從官方PMI指數的構成來看,可知指數的增長主要受大型企業推動,9月份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1%、49.7%和48.8%,特別是小型企業PMI已經連續18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下,因此,當前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雖稍有好轉,但仍然面臨不少困難。綜合考慮用工成本上漲、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未來一段時期內工業企業生產擴張步伐將存在放緩的可能。
工業增速呈弱復蘇態勢
當前,實體經濟中的很多問題是結構問題和長期問題,僅僅依靠一些穩增長的輕微刺激政策拉動了一部分的投資和進口,尚不足以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從中長期趨勢來看,我國工業正處于潛在增長率下降的通道中,工業增長存在內在下行壓力,一些要素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根據生產函數模型對我國工業的潛在增長率進行分析,如果我國不能在技術進步和資源配置制度改革方面取得較大的突破,估計2013~2015年工業潛在增長率將處于7%~8%的增長區間,2016~2020年將進一步下降至6%~7%的增長區間。
就四季度來看,由于國際環境呈現出的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增長呈現出的兩級分化的趨勢,外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十分有限。賽迪研究院根據對主要貿易伙伴經濟增長形勢的判斷認為,2013年四季度出口增速將呈整體趨穩態勢,預計全年出口交貨值累計增速在6.0%左右。
從投資方面看,投資仍然被認為是穩定工業增長的重要力量。自2006年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已經連續7年超過50%,2012年甚至高達72.2%,投資率也處于47.8%的高位。不管采用何種標準來看,這樣的投資規模和增速都無法持續,在調整經濟結構過程中,投資必然會收縮。據此,2013年四季度投資整體呈趨緩的態勢,預計全年工業投資增速在18.5%左右。
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影響,賽迪研究院判斷認為2013年四季度我國工業增速會繼續呈現弱復蘇的趨勢,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在9.9%左右。
相關報道一
工業結構調整面臨五大難題
根據賽迪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發布的關于中國工業結構調整的研究報告,盡管當前我國工業經濟呈現出企穩回升的勢頭,但仍然面臨重快輕慢、行業利潤水平較低、產能過剩等五大難題。
重快輕慢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在輕重工業增加值增速方面,7、8月份,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9.75%,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8.45%,兩者相差1.3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輕重工業增長速度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還略有擴大的趨勢,工業增長“重快輕慢”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
大部分行業利潤水平較低。從利潤增長的行業來看,7、8兩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汽車制造業等少數行業,其他行業的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仍然較低。由此可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行業利潤貢獻具有典型的“二八法則”特點,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面臨的壓力較大。
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然嚴重。2013年第三季度,盡管工業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比第二季度有所提升,但是由于行業退出和需求增長之間的滯后性,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仍然較為嚴重。
產業結構升級的難度不斷增加。從國際市場來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促進就業,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實施了制造業回歸戰略,而新興市場也采取了保增長的政策主調,這些都對我國工業產品出口產生了較大的挑戰。從國內市場來看,由于地方政府主導的工業投資項目不斷釋放新的產能,不僅使得我國鋼鐵、水泥、船舶、平板玻璃等傳統行業出現產能過剩,而且在光伏、風電等新興產業方面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剩。
產業轉移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近年來,國際產業轉移出現了雙轉移的趨勢,這一趨勢尤其在今年第三季度顯得更為嚴重。一方面,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美國、歐盟和日本為代表的工業發達國家開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吸引高端制造業回歸。另一方面,廣大新興經濟體也利用更加廉價而豐富的勞動力、更便捷的物流、更豐富的資源等比較優勢吸引國際投資,使得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流出中國。這種產業“雙轉移”現象給我國制造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前者不利于我國產業的升級和結構調整,后者不利于我國勞動就業水平的提升和工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任奕奕)
相關報道二
工業技術創新政策將傾向于解決產能過剩
2013年是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轉型的調整期,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一年。
賽迪研究院工業技術創新政策走勢判斷課題組在對第三季度我國工業技術創新政策進行研究時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在確定創新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將技術創新政策重點落在了深入落實方面,在工業技術創新體系、知識產權及質量品牌方面都出臺了相關文件,以支持工業技術創新。預計我國工業技術創新政策在2013年第四季度乃至未來發展方向上將繼續分解工業技術創新細節問題,增強政策的針對性、系統性。
當前,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多個行業均出現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而解決該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突破一批重要的共性、關鍵技術。因此,工業技術創新政策將傾向于解決產能過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