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德國爆發的反電力私有化浪潮,記者采訪了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他認為電網私有化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成本上升,并且有三個根本性問題靠電網私有化無法解決。
記者:近年來,西方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其結果是什么?
李俊峰:上世紀90年代后期,全球范圍內,尤其是西方國家進行的電力體制改革,呈現出明顯的電網私有化傾向。類似的改革已經持續了十幾年,我個人認為,這種改革并不成功,其帶來的好處遠遠無法抵消帶來的問題。這種改革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使客戶的用電成本上升,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最典型的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德國、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等,其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全球電價最高的地區之一。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個問題讓人反思。我認為,私有化條件下充分的市場競爭必須是有條件的,應該受到各種約束。近期,德國民眾反對電網私有化的呼聲,就很好地證明了私有化是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方向。
記者:除了讓用電成本上升,西方國家的電網企業私有化改革還有哪些弊端?
李俊峰:從西方國家電網企業私有化改革的教訓來看,有三個根本問題是靠私有化無法解決的,而這三個問題在國有化的前提下較容易得到解決。
第一是電力普遍服務的問題。電網企業要向更廣泛的區域供電,有時不得不面臨投入遠遠大于產出的情況,比如說為一些偏遠地區的居民用戶架設輸電線路的成本,是無法靠售電收入彌補的,而私有企業的本質特征是利益最大化,這就導致其在為用電客戶提供電力普遍服務時有所保留,也就會影響偏遠地區的居民用電。
第二是環境責任的問題。新能源發電在接入電網時,有時會導致電網波動,在一些補貼政策不到位的地區,新能源發電接入電網的成本也高于傳統電源,私有企業首先要考慮其自身的投入產出比,這不利于新能源接入電網,也不利于企業在環保方面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第三是效率問題,西方國家的電網企業在私有化之后帶來扯皮、效率下降的例子屢見不鮮,而這些問題對國有企業而言都是很容易解決的。
記者:有人提出拆分電網有利于提高效率,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李俊峰:有人一提電力體制改革,首先就想到拆分電網,然后再將拆分后的小電網進行私有化,還說這有利于提高效率,我不贊同這種觀點。拿我國舉例,山東要從寧夏買電,中間需要跨越好幾個省,這個通道走廊的問題如何協調?現在大家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輸電網作為支撐。可我們再看看西方國家就有了比較,美國搞了這么多年的電力市場改革,將電網拆成了若干個小電網,結果導致其跨州送電成了極其困難的事情。德國也是如此,從德國北部到德國南部,建設一條輸電通道扯皮就耗費了20年,至今都沒有修通,這明顯不是在提高效率。
記者:我國未來的電力體制改革應該在什么軌跡下運行?
李俊峰:我們在看待電力體制改革的問題時,要考慮到電力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有其自然壟斷屬性。電力體制改革如果只是簡單地拆分電網,或將電網企業私有化,無助于解決現有問題。
問題要在進行電力體制改革的時候充分討論,電力體制即使要進行改革,也要從“提高效率、加強監管”的基本原則出發,而不是拆分電網,因為拆分電網不能解決現有的矛盾。中國與歐洲小國不同,是一個家大業大的國家,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要認真討論,充分考慮到改革的困難、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對此做出預判,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某些細節問題必須要考慮清楚,這么大的電力系統進行改革,首先要明確改革的目標和方向,然后再考慮現有體制能否滿足。如果不改體制和決策機制,僅僅進行物理上的拆分,無異于增加冗余機構,與改革之前相比不會有任何區別,這樣的改革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