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內燃機行業繼續延續了去年的良好勢頭,發展穩定。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2月全國內燃機完成銷量412.86萬臺,同比增長10.57%,累計同比增長1.47%;完成14675.24萬千瓦,同比增長21.67%,累計同比增長12.81%。馬年伊始,內燃機行業表現波瀾不驚運行良好。
行業運行平穩
今年1~2月柴油機累計銷量138.54萬臺,同比增長4.30%;汽油機1~2月累計銷量793.68萬臺,同比增長0.63%;在節能減排新政策帶動下,新能源發動機表現不俗,混合動力1~2月累計銷量8.77萬臺,同比增長52.96%。
分內燃機配套市場情況來看,乘用車用內燃機累計銷量267.73萬臺,同比增長12.26%;商用車用內燃機累計銷量66.01萬臺,同比增長2.17%;工程機械用內燃機累計銷量10.05萬臺,同比增長11.42%;農用機械用內燃機累計銷量102.61萬臺,同比增長8.35%;船用內燃機累計銷量0.82萬臺,同比增幅較大,達到了120.35%;發電機組用內燃機累計銷量41.75萬臺,同比下降16.83%;園林機械用內燃機累計銷量70.60萬臺,同比增長15.01%;摩托車用內燃機累計銷量369.90萬臺,同比下降6.55%。
隨著國家城鎮化相關政策的推行和基礎建設工程的陸續開工,工程機械、商用車等重型裝備銷量的逐步回升也勢必進一步帶動柴油機的銷量。
濰柴、全柴、玉柴等銷量不錯,占比總銷量的67.00%。大部分企業銷量同比增長,其中福田康明斯、卡特彼勒等企業增幅較大。多缸柴油機主要配套在商用車、農機和工程機械,比例分別為59.81%,21.33%,11.67%。
小汽油機企業累計銷量164.96萬臺,同比下降10.63%。華盛、隆鑫、潤通、富世華、林海動力銷量較高,隆鑫的產品銷量同比增高38.86%,遠好于行業平均水平。牧田(昆山)在中國市場表現越來越好,銷量穩步提升。
受到去年農機行業利好的影響,今年開年農機配套發動銷量增幅較多,隨著農機銷售的繼續走俏,農機配套用發動機或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新能源內燃機總體來看呈現上升的趨勢,隨著政策引導、基礎設施建設、民眾接受程度加深,新能源內燃機會越來越好。
減排政策待推進
據了解,日前從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獲悉,2013年國內內燃機產量突破8000萬臺(包括車用、工程機械、農用、船用等各式用途),內燃機工業總產值突破4100億元,內燃機總功率突破18億千瓦,進出口總額突破221億美元。
權威數據顯示,內燃機動力每年消耗的能源已經占到中國石油總銷量的59%,同時內燃機總體上也是我國碳排放的大戶。可以說,內燃機行業的任何一項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都會影響到其他行業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而內燃機又是目前生產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動力來源,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邢敏表示,中國內燃機行業正在朝著良性運作、健康產業方向發展,但行業中存在的許多問題也應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內燃機所形成的碳排放總量和石油消耗是一個牽涉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大問題,因此國家應進一步鼓勵先進內燃機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他還向記者坦言,近幾年伴隨著節能與排放升級而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新能源內燃機產品增長、關鍵核心零部件攻堅克難等成果時,中國內燃機行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因素,雖然去年內燃機開始出現正增長,但是消費低迷與庫存問題依然并存,實體投資乏力,后續增長驅動力不足,產業結構調整尚有空間,F時整體行業的運營狀況是企業面臨著貸款成本高、人工成本高和物流成本高等壓力,一些企業經營所面臨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去年出臺了相關內燃機節能減排的諸多利好政策,但是其落實還是要一步一步來進行,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這則需要一段時間。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相關政策的落實也應加快進程。
促進效益共發展
“節能減排、替代燃料和再制造循環經濟依然是2014年內燃機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加快行業的發展進步!闭劶皟热紮C行業未來的發展,邢敏如此說道。
但他同時也指出,“盡管內燃機行業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如果細化來看,產業的發展和具體政策不配套的矛盾依然突出!
例如,2013年,國家對內燃機再制造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因為再制造的成本只是原來新品的50%左右,節能則達到60%左右,節材更高達70%以上,這就是所謂的“兩型社會五六七”。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由于多年來社會車輛執行的是報廢整車的五大總成只能賣給當地汽車拆解企業的政策,致使內燃機再制造企業回收渠道狹窄,常常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此外,由于許多再制造類原始零部件屬于廢舊產品范疇,目前幾乎所有再制造舊件的回收都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以進行相應的稅款抵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再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由于國家相關法規規定再制造內燃機不能用于新品,企業在“三包機”的替換使用上也遇到了難題。
作為企業,效益還是最重要的問題。在節能減排標準的日益嚴格和國家對于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強情形下,就形成了倒逼機制讓企業在技術、新能源和循環經濟的問題上做文章,做技術研發產品升級以保證自身的健康發展。
據邢敏介紹,2012年以來,先后有濰柴、玉柴、天潤、山東富源4家內燃機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130多家內燃機重點企業中,擁有省部級以上研發中心的企業占到66%,擁有市級研發中心的也占到10%。大部分企業都具有攻堅克難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內燃機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非常高,前十大內燃機企業已占行業總產值的64%。
“長安、長城、江淮等車企與國內關鍵零部件企業密切合作,目前國內整車和零部件協同方面做的不錯。”邢敏舉例說,遼寧新風從2006年就從利勃海爾集團引進高壓共軌技術,高壓共軌系統燃油效率高、動力性強,比傳統的柴油機節能30%左右,成為柴油機達到歐Ⅲ、歐Ⅳ排放要求的主要技術保障。項目落地僅僅一年多,就把我國在這個領域的技術水平一下子提升到國際先進行列,目前所有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化。遼寧新風正著手給玉柴、長城、朝柴等企業的產品做配試裝機,并已在江淮輕卡上裝車路試。“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無錫凱龍,其自主研制的柴油機尾氣后處理系統,打破了國外廠家的壟斷,并且在市場上形成了批量銷售!
內燃機工業的轉型升級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還缺乏頂層設計和相應的具體措施,如果配套的產業政策能及時出臺,那么未來內燃機行業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