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放緩與國內產能過剩加劇,今年中國電力設備企業“腹背受敵”,一方面國內火電和新能源發電等行業整體不景氣;另一方面,目前整體宏觀經濟下行,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一定程度影響到發電企業新建電廠的節奏,導致發電設備市場需求不振。加快“走出去”步伐著眼全球布局,再次成為擺在面前的重要課題。不過,在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電力設備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已經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事實上,今年國際市場訂單的大幅下降,既有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應看作經濟發展周期的正常反應。然而,從國際上看,對高性能中國發電設備的需求還是在不斷增長的,市場的疆域和空間仍在不斷擴大。”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副總裁、上海電氣電站工程公司總經理袁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加快“走出去”步伐
從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方面來看,1至6月全國電力設備出口交貨值完成3091.21億元,同比下降0.48%,其中出口額下滑最多的特種陶瓷制品制造行業,下降幅度達19.46%。此外,燃氣輪機、光伏元器件及輸配電領域的變壓器、整流器和電感器制造等出口交貨值同比也出現負增長。
對于這種經濟周期的波動,業內人士似乎并不擔憂。他們普遍認為,近年來中國電力的發展帶動了電力裝備業的蓬勃,中國電力設備企業“走出去”的形勢良好。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接了許多海外項目,直接拉動了電力裝備的輸出,同時,中國的電力裝備可靠、穩定,且在價格上有較大優勢,整體形成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過去十年,在經濟發展的強力推動下,我國電力出現了高速發展的態勢。電力設備投產規模逐年攀高,2006年—2008年間增長較快,2010年出口額達24.8億美元。出口的重點產品為小容量變壓器,市場集中于北美、歐洲和亞洲。”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專職顧問姜紹俊透露說。
以印度市場為例,近年來我國三大動力集團(上海電氣、東方 電氣、哈爾濱電站)在印度市場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達到30%,甚至更多。而在東南亞市場也有不俗的表現。近年來,我國電力設備企業早已將觸角伸向了同樣缺電的非洲和南美洲。
實際上,我國電企正逐漸擺脫以往單純出口某項設備的做法,而逐漸轉向工程建設、電站運營等高附加值環節,這對于國內電企是一個重大機遇。
“走出去”難度越來越大
“隨著國內電源結構和建設規模的調整,國內市場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預計會穩定在5000萬——6000萬千瓦的年均裝機水平上,這就意味著必將產生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常規火電機組產能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袁毅告訴。
應該說,我國的火電設備制造能力全球第一,出口額占全部電力設備出口額的70%,在這方面,我國電力企業擁有較大的成本優勢,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相對國外公司較低,這為國內電力企業參與國際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但值得一提的是,煤電擴充的市場空間已有相當大一塊被中國占據,除了中國,全世界煤電裝機的擴展空間已所剩不多。
事實上,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中國電力設備企業“走出去”的難度越來越大。金融危機的深層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中國企業在高端市場不具競爭力,低端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不具備品牌效益,從政策、稅收、就業和生態環保等方面,對中國企業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
應該說,國內電企紛紛涉足海外市場,體現了我國電力行業自身實力的不斷提升,標志著我國電力企業國際化進程邁向了新的階段。不過像其他類型企業一樣,“走出去”必然會面臨政策、環境、管理等風險。雖然可以肯定“走出去”的規模將會越來越大,但對于盈利水平還很難斷言,這需要電力企業更多的在國外項目的開展中積累更多的經驗。
對于未來設備企業如何更好更快的走出去,東方 電氣集團總經理斯澤夫提出,發電行業和電力設備企業應該聯合走出去,抱團取暖,無論是中央企業還是地方企業,面對走出去的種種風險,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更好地發揮集團的作用,更廣泛地參與競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
袁毅則表示,未來上海電氣仍將努力開拓市場和全面履行合同;實施國際社區共建計劃,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建立運行與國際接軌的健康、安全、環境保護(HSE)標準;積極爭取政府支持,跟進支持出口的八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