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坊間有關光伏業“該救不該救、救誰不救誰”的爭論還未停歇,宏觀層面包涵“救市”意味的系列舉措卻已悄然登場。
如今,當這些新政匯聚在一起,經歷了一段發酵期并初見成效后,人們不難從中體味管理層在“救市”上,著力于“系統性、市場化”的良苦用心。
11月7日,得益于中國光伏業堅持不懈的“自救與他救”,A股太陽能板塊呈現出一波久違的上漲行情,截至當日收盤,愛康科技幾近漲停,比亞迪股價上揚4.69%緊隨其后,而橫店東磁、中航三鑫、隆基股份、北玻股份等概念股漲幅也均超2%。
中國光伏的“危急時刻”
今天中國光伏業所面臨的“危機”有目共睹,在美國對華光伏業“雙反”調查還未蓋棺定論之時,歐盟就又趁火打劫。這令尚未充分儲備技術,不具備定價權,卻又主要依賴于海外市場的中國光伏業措手不及。
要知道,國內光伏企業90%以上產品銷往國外,每年銷往美國約占總出口額的10%,而歐盟銷量最大,占據我國全部產量的70%,貿易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可想而知,美國、歐盟雙雙舉起貿易保護大棒,對中國光伏業意味著什么。
很快,美國、歐盟的“雙反殲滅戰”尚未分出勝負,“消耗戰”的效果卻已顯現,據美國投資機構Maxim Group最新統計: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
而光伏不僅僅是一個備受全球矚目的行業,更是我國一個快速增長的新興產業,其在中國產業格局,乃至整個中國經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近10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倍,年均增速50%以上;2010年總產量1600萬千瓦,其中我國年產量1000萬千瓦;2011年,中國光伏組件產能40GW,實際產量21GW,占到全球實際產量的70%以上。
這一切都應歸功于業界的不懈努力和管理層的大力扶持,短短幾年來,中國光伏產能已躍居全球首位。
但與此同時,中國光伏業卻只掌控了產能,由于并不具備核心技術,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話語權、定價權”則被牢牢把握在國際“龍頭”手中。也正因為此,隨著海外經濟低迷,光伏產品出口量降低和接連不斷的雙反調查,把產能過剩、各自為陣的中國光伏業一步步逼到了“死胡同”。
系統性、市場化的“馳援”
然而,這畢竟是一個牽扯面極廣,又十分需要社會各界呵護的新興產業,在產、學界普遍看來,“救”是必然,如何“救”才值得探討。
細數近三個月來頻繁發布的光伏業新政,大致可歸納為宏觀面與微觀面兩類。
宏觀層面,9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其規劃顯示: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目標達到2100萬千瓦以上,此規模是目前國內規模的近6倍,也是最早規劃目標的4倍;
此后不久,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和國家能源局召開“金太陽示范工程工作座談會”作出決定,年內“金太陽”示范工程安裝量由年初既定的1.7GW目標調整為3GW,增加額度近1倍。
而在系列光伏新政中,“金太陽工程”及國家電網制定的《分布式電源接入配電網測試技術規范》,國家能源局出臺的《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等,可謂“宏觀與微觀”作用兼顧,不僅從產業層面支持了光伏業發展,更將中國光伏業引向了更具發展潛力的分布式發電上。
微觀層面,10月26日,國家電網召開加強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新聞發布會,提出未來將對符合條件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富余電力全額收購。
國家電網此舉受到了業界熱烈歡迎,因為這給一直以來困擾光伏業的“并網難”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至于光伏業上下認為行業將就此迎來轉機。
隨即,國家開發銀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信貸扶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建議”,將重點確保“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業授信額度。此中,“六大”為賽維LDK、中能太陽能、尚德電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陽能等;“六小”為阿特斯、晶科、中電光伏、錦州陽光、海潤光伏和大全等。
這份“建議”中所提及的企業涵蓋了我國光伏業技術、產業鏈最為領先、全面的企業,成為了很多面臨困境的企業心目中的“救命稻草”。
而11月1日,商務部官網正式發布商務部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并將該項“雙反”調查與2012年7月20日商務部已發起的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及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補貼調查進行合并調查。
雖然系列馳援之舉的長遠成效還有待觀察,但在光伏并網難題實現突破,電價補貼額度等細節等將陸續出臺之際,人們對光伏業的信心已越來越強。
如今,當這些新政匯聚在一起,經歷了一段發酵期并初見成效后,人們不難從中體味管理層在“救市”上,著力于“系統性、市場化”的良苦用心。
11月7日,得益于中國光伏業堅持不懈的“自救與他救”,A股太陽能板塊呈現出一波久違的上漲行情,截至當日收盤,愛康科技幾近漲停,比亞迪股價上揚4.69%緊隨其后,而橫店東磁、中航三鑫、隆基股份、北玻股份等概念股漲幅也均超2%。
中國光伏的“危急時刻”
今天中國光伏業所面臨的“危機”有目共睹,在美國對華光伏業“雙反”調查還未蓋棺定論之時,歐盟就又趁火打劫。這令尚未充分儲備技術,不具備定價權,卻又主要依賴于海外市場的中國光伏業措手不及。
要知道,國內光伏企業90%以上產品銷往國外,每年銷往美國約占總出口額的10%,而歐盟銷量最大,占據我國全部產量的70%,貿易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可想而知,美國、歐盟雙雙舉起貿易保護大棒,對中國光伏業意味著什么。
很快,美國、歐盟的“雙反殲滅戰”尚未分出勝負,“消耗戰”的效果卻已顯現,據美國投資機構Maxim Group最新統計: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
而光伏不僅僅是一個備受全球矚目的行業,更是我國一個快速增長的新興產業,其在中國產業格局,乃至整個中國經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近10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年產量增長約6倍,年均增速50%以上;2010年總產量1600萬千瓦,其中我國年產量1000萬千瓦;2011年,中國光伏組件產能40GW,實際產量21GW,占到全球實際產量的70%以上。
這一切都應歸功于業界的不懈努力和管理層的大力扶持,短短幾年來,中國光伏產能已躍居全球首位。
但與此同時,中國光伏業卻只掌控了產能,由于并不具備核心技術,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話語權、定價權”則被牢牢把握在國際“龍頭”手中。也正因為此,隨著海外經濟低迷,光伏產品出口量降低和接連不斷的雙反調查,把產能過剩、各自為陣的中國光伏業一步步逼到了“死胡同”。
系統性、市場化的“馳援”
然而,這畢竟是一個牽扯面極廣,又十分需要社會各界呵護的新興產業,在產、學界普遍看來,“救”是必然,如何“救”才值得探討。
細數近三個月來頻繁發布的光伏業新政,大致可歸納為宏觀面與微觀面兩類。
宏觀層面,9月1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其規劃顯示: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目標達到2100萬千瓦以上,此規模是目前國內規模的近6倍,也是最早規劃目標的4倍;
此后不久,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和國家能源局召開“金太陽示范工程工作座談會”作出決定,年內“金太陽”示范工程安裝量由年初既定的1.7GW目標調整為3GW,增加額度近1倍。
而在系列光伏新政中,“金太陽工程”及國家電網制定的《分布式電源接入配電網測試技術規范》,國家能源局出臺的《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等,可謂“宏觀與微觀”作用兼顧,不僅從產業層面支持了光伏業發展,更將中國光伏業引向了更具發展潛力的分布式發電上。
微觀層面,10月26日,國家電網召開加強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新聞發布會,提出未來將對符合條件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富余電力全額收購。
國家電網此舉受到了業界熱烈歡迎,因為這給一直以來困擾光伏業的“并網難”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至于光伏業上下認為行業將就此迎來轉機。
隨即,國家開發銀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信貸扶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建議”,將重點確保“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業授信額度。此中,“六大”為賽維LDK、中能太陽能、尚德電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陽能等;“六小”為阿特斯、晶科、中電光伏、錦州陽光、海潤光伏和大全等。
這份“建議”中所提及的企業涵蓋了我國光伏業技術、產業鏈最為領先、全面的企業,成為了很多面臨困境的企業心目中的“救命稻草”。
而11月1日,商務部官網正式發布商務部2012年第70號和第71號公告,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并將該項“雙反”調查與2012年7月20日商務部已發起的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及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補貼調查進行合并調查。
雖然系列馳援之舉的長遠成效還有待觀察,但在光伏并網難題實現突破,電價補貼額度等細節等將陸續出臺之際,人們對光伏業的信心已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