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即將成為信息社會的公共資源,而數據中心則是支撐云計算服務的基礎設施,如何為云計算真正建設和運行數據中心,在最近三年時間正成為中國通信和IT行業的最重要工作領域之一。
什么是云數據中心
什么是云計算數據中心, 他與傳統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與EDC(企業數據中心)的區別是什么?傳統數據中心與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區別在于應對的業務模式不同。傳統IDC多數是 支撐電信運營商數據業務,并有明確的跨網和區域性限制。傳統EDC支撐的信息系統架構也與云計算有很多不同,例如EDC更多地支持了以商業軟件為平臺的特 定應用信息系統,因此其規模、等級、變量相對固定。而云計算所需要的數據中心來源于互聯網,但又向集成化平臺演進,因此,有別于傳統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信 息系統軟硬件分離的局面,云計算的數據中心從基礎設施到計算與應用是連續和整體的,并相互關聯和可適應。
中國數據中心的發展
如何建設云數據中心
云數據中心應該如何建設?目前,業內有兩種常見觀點。
觀點一:“高投資、高性能的超算就是云計算”。
觀點二:“云計算就是把一堆爛機器攢在一起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務”。
這兩種觀點對應了兩種不同建設模式。
觀點一對應的是傳統建設模式。該模式注重構建高成本和高可靠性的基礎設施,再實施有物理邊界的簡單虛擬化私有云。例如銀行業數據中心以成本簡單堆疊,努力提高基礎設施可靠性,但由于數據中心硬件與軟件系統分離,在高投入的情況下總體效率反而下降,事倍而功半。
觀 點二對應的另一種模式的特色是盲目追求降低初始投資成本,把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作為一種簡單資源建設和經營,建立和運行低成本、低效率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 從而造成初始成本雖低,但運行成本和運行風險卻較高的局面,這雖然適應了目前行業快速發展的格局,但總體上并不適合云計算的長期發展和穩定服務。
筆 者以為,這兩種云數據中心建設模式都有著片面性和局限性。如同早年的互聯網雖然可以承載在PSTN(公共電話網絡)上運行,但卻不是最佳模式一樣,為云計 算而建的基礎設施可以運行于IDC,但卻不能有效優化和發展云服務,若建立為社會服務的公共設施,云計算必須重新規劃和建立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架構。
云 計算基礎設施應與計算平臺充分整合,正如云計算行業一部經典書籍《數據中心就是計算機》(The Datacenter as a Computer)而言,云計算數據中心是自上而下的全程融合和優化,包括系統軟件、芯片、存儲、網絡、電源、配電以及制冷,因此,新一代的云計算數據中 心充分整合了軟件、服務器、網絡、數據中心供電與制冷、能源等多個環節,并以一個系統和完整的體系優化了從能源到計算的總體效率。例如谷歌并未單獨狹義地 優化數據中心PUE(能源使用效率),而是以軟件為基礎,融合了定制基礎設施構架,建立了全球級規模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架構。
落實到云數據中心的具體建設上,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首 先,在業務模式方面,基礎設施需要充分適應云計算的業務發展客觀規律,按照最優化效率的單位規模建立,并根據業務發展需求而高效建設,摒棄傳統模式,最好 不要一次性構建大規模數據中心單體多層建筑,而將采用靈活和高效率的模塊化方式,將數據中心配電、制冷、供電、甚至建筑物與市電徹底分割,以云計算業務單 一集群為最小單位,分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