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化石能源占比,提高非化石能源使用比例,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包括核電工程、風電能源等。
風電,由此成為最被投資人看好的“總理概念股”之一。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明陽風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明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傳衛坐在臺下,感慨萬千。經過幾年的沉寂,市場終于等到了“風再起時”。對于風電再興的話題,張傳衛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的采訪。
金融機構應在“向污染宣戰”的資金方面多給力
《中國經濟周刊》:近年來資本市場對風電產業的投資積極性不斷下降,風電裝機規模連年走低,新增裝機增速由“十五”期間的100%變為負增長,風電產業的利潤水平連續下降,投資回報率低于社會投資平均水平。國家能源局的數據表明,2013年風電新增投資量較2012年減少約140億元人民幣。經過兩年的沉寂,風電產業的發展再次獲得政策傾斜。政策利好對風電企業的發展起到哪些方面的促進作用?
張傳衛:希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并以此為契機促成風電行業的提振。作為企業,我們經歷了低谷,目前特別希望國家每年要制定一個剛性風電開發的總目標任務,尤其是每年不低于25吉瓦(1吉瓦=1000兆瓦=100萬千瓦)并能持續。到2020年,我國總裝機可以達到2.5億萬千瓦,這是很大的一個市場空間。第二就是圍繞這個市場空間和資金、人才等要素介入。希望金融機構響應政府向污染宣戰的號召,在資金上多給力。
《中國經濟周刊》:作為上市公司,你認為當前投資者對行業有什么看法?風電如何才能吸引更多資金介入?
張傳衛:隨著風電開發區域向低風速地區轉移,風電場開發成本持續上漲,包括土地征用、道路建設、輸配電設備、運輸、發電設備基礎工程和人工等方面的費用。此外,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也造成開發企業CDM(清潔發展機制)收益縮水、利潤率縮水,因此金融機構將風電列入高風險行業,取消貸款利率優惠,實行基準利率或利率上浮,造成風電開發的融資成本大幅上升。
因此,我一方面請國家能源局敦促電網企業嚴格執行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全額保障性收購,提請財政部加強對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的監管,確保補貼按時足額到位。另一方面,人民銀行、保監會、銀監會在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戰略前提下,根據風電的行業基本情況和特點,鼓勵成立國家級的風電開發擔保公司,完善產業貸款擔保模式,并推動租賃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參與風電開發,分散和化解風電項目的投資風險。
海外投資恰逢其時
《中國經濟周刊》:2013年11月25日,明陽集團與羅馬尼亞潘尼斯庫集團在羅馬尼亞總理府簽訂了200兆瓦風電項目開發協議及項目EPC(設計采購施工)與設備供貨協議,這也是中國迄今最大的風電設備出口合同。迄今為止,你仍是唯一一個把風機賣到美國的中國企業家。多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都是一個令人關心的話題。你認為我們開發海外市場的關鍵要素是什么?
張傳衛:從2005年開始,明陽集團貫徹“堅持走出去”海外戰略。這幾年受歐債危機影響,西歐等國家放緩了清潔能源的步伐,恰恰給了我們中國企業機會。因此,我認為,現在是中國風電企業走出去的最佳時機,要抓住機會,利用中國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開發海外市場。
《中國經濟周刊》:明陽集團今年的海外戰略會有哪些大的舉措?
張傳衛:明陽集團和潘尼斯庫集團簽訂的項目,計劃2014年初開工建設,2014年底竣工100兆瓦,2015年6月項目全部完成。根據協議,在未來2年內,由明陽集團提供自主研發的2兆瓦大葉輪直徑風機、主要部件、工程技術和運維服務支持。這對明陽集團開拓羅馬尼亞新能源市場具有積極的戰略意義,項目合作成功將對中、東歐及獨聯體國家地區產生強有力的輻射作用,助推明陽集團的國際化發展步伐。
此外,明陽集團同印度信實能源簽訂了2500兆瓦新能源合作項目也進展良好,同時還計劃向其他金磚國家進軍,我認為中國能源企業在今后貫徹走出去的戰略,不但能樹立中國企業誠信經營形象,還可以提高中國風電技術整體形象及國際影響力。
風電,由此成為最被投資人看好的“總理概念股”之一。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明陽風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明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傳衛坐在臺下,感慨萬千。經過幾年的沉寂,市場終于等到了“風再起時”。對于風電再興的話題,張傳衛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的采訪。
金融機構應在“向污染宣戰”的資金方面多給力
《中國經濟周刊》:近年來資本市場對風電產業的投資積極性不斷下降,風電裝機規模連年走低,新增裝機增速由“十五”期間的100%變為負增長,風電產業的利潤水平連續下降,投資回報率低于社會投資平均水平。國家能源局的數據表明,2013年風電新增投資量較2012年減少約140億元人民幣。經過兩年的沉寂,風電產業的發展再次獲得政策傾斜。政策利好對風電企業的發展起到哪些方面的促進作用?
張傳衛:希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并以此為契機促成風電行業的提振。作為企業,我們經歷了低谷,目前特別希望國家每年要制定一個剛性風電開發的總目標任務,尤其是每年不低于25吉瓦(1吉瓦=1000兆瓦=100萬千瓦)并能持續。到2020年,我國總裝機可以達到2.5億萬千瓦,這是很大的一個市場空間。第二就是圍繞這個市場空間和資金、人才等要素介入。希望金融機構響應政府向污染宣戰的號召,在資金上多給力。
《中國經濟周刊》:作為上市公司,你認為當前投資者對行業有什么看法?風電如何才能吸引更多資金介入?
張傳衛:隨著風電開發區域向低風速地區轉移,風電場開發成本持續上漲,包括土地征用、道路建設、輸配電設備、運輸、發電設備基礎工程和人工等方面的費用。此外,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也造成開發企業CDM(清潔發展機制)收益縮水、利潤率縮水,因此金融機構將風電列入高風險行業,取消貸款利率優惠,實行基準利率或利率上浮,造成風電開發的融資成本大幅上升。
因此,我一方面請國家能源局敦促電網企業嚴格執行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全額保障性收購,提請財政部加強對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的監管,確保補貼按時足額到位。另一方面,人民銀行、保監會、銀監會在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戰略前提下,根據風電的行業基本情況和特點,鼓勵成立國家級的風電開發擔保公司,完善產業貸款擔保模式,并推動租賃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參與風電開發,分散和化解風電項目的投資風險。
海外投資恰逢其時
《中國經濟周刊》:2013年11月25日,明陽集團與羅馬尼亞潘尼斯庫集團在羅馬尼亞總理府簽訂了200兆瓦風電項目開發協議及項目EPC(設計采購施工)與設備供貨協議,這也是中國迄今最大的風電設備出口合同。迄今為止,你仍是唯一一個把風機賣到美國的中國企業家。多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都是一個令人關心的話題。你認為我們開發海外市場的關鍵要素是什么?
張傳衛:從2005年開始,明陽集團貫徹“堅持走出去”海外戰略。這幾年受歐債危機影響,西歐等國家放緩了清潔能源的步伐,恰恰給了我們中國企業機會。因此,我認為,現在是中國風電企業走出去的最佳時機,要抓住機會,利用中國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開發海外市場。
《中國經濟周刊》:明陽集團今年的海外戰略會有哪些大的舉措?
張傳衛:明陽集團和潘尼斯庫集團簽訂的項目,計劃2014年初開工建設,2014年底竣工100兆瓦,2015年6月項目全部完成。根據協議,在未來2年內,由明陽集團提供自主研發的2兆瓦大葉輪直徑風機、主要部件、工程技術和運維服務支持。這對明陽集團開拓羅馬尼亞新能源市場具有積極的戰略意義,項目合作成功將對中、東歐及獨聯體國家地區產生強有力的輻射作用,助推明陽集團的國際化發展步伐。
此外,明陽集團同印度信實能源簽訂了2500兆瓦新能源合作項目也進展良好,同時還計劃向其他金磚國家進軍,我認為中國能源企業在今后貫徹走出去的戰略,不但能樹立中國企業誠信經營形象,還可以提高中國風電技術整體形象及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