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Canalys的數據顯示,沒有顯示屏且不能運行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可穿戴手環,比如Fitbit和Jawbone產品,2013年銷量是60萬,今年上半年增加到450萬。可以運行第三方應用程序的智能手表系列,包括三星Gear 2和Gear Fit智能手表,同期銷量從25萬增長到約180萬。
相比而言,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滲透率已趨于飽和。仍是的處女地可穿戴設備已成為商家必爭之地,Apple Watch可謂生逢其時。
可穿戴設備變革難產
在Apple Watch發布前,外界普遍期待蘋果推出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創新功能足夠強大,期待其像iPad和iPhone一樣,重新定義出一類電子產品。就這份期待而言,蘋果這一次讓人失望了。從功能上來看,Apple Watch所能夠實現的與市面上的智能手表大同小異,同時,它也沒能解決現行可穿戴設備上存在的諸如電池續航能力等諸多問題。被寄予厚望的蘋果所帶來可穿戴設備變革遭遇難產。
盡管如此,蘋果借由Apple Watch仍帶給可穿戴設備不少啟發。首先一點,藍寶石屏幕。雖然蘋果沒有把這種材質用在iPhone 6/6 Plus屏幕上,但是它選擇在更小屏幕的Apple Watch上使用。這勢必引發其它廠商對藍寶石玻璃屏幕使用的興趣。其次,移動支付。Apple Pay支付應用使Apple Watch鶴立雞群。此前很少有支付功能被使用在可穿戴設備上。再次,無線充電。Apple Watch采用了一種在手表底部具有磁力吸附的感應式充電,這使得不用再在可穿戴設備表面為充電接口“鑿洞”,有利于可穿戴設備的美觀。最后,蘋果巧妙的使手表的表冠(通常用于調校日期及時間、上鏈)被充分利用起來,使之將承擔更多的人機交互方式,比如常用的縮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