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設備領域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相關企業也早已躍躍欲試。日前,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上,特別開辟了“機器人”專區,KUKA、史陶比爾、德國ZIMMER等機器人制造商參展,搶占中國市場先機的意圖明顯。
在展會現場看到,包括沈陽機床、秦川機床、DMG森精機、西門子等國內外企業均展出了自己最新裝備。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展位負責人表示,該州帶著13家企業組團前來參展,雖然他們不是直接生產自動化設備,但卻是為自動化做準備,生產相關部件。
北京機床研究所所長劉炳業分析認為,智能制造是工業發展的大趨勢,新型機床要能夠與帶感知裝置的機器人協同工作,能夠遠程通訊,如果再有人工智能的思想注入,還會自我優化生產。
東莞拓野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蔣仕元表示,隨著用工成本的上升,機器人不僅能節省企業開支,也能有效地把人口紅利轉化為頭腦紅利。此外,智能化機器人還能代替人工完成環境惡劣、內容單調重復的工作。
東莞機器人技術協會高級顧問、金模網CEO羅百輝表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在裝機數量和機器人密度上與成熟市場還有較大差距,發展基礎相對薄弱。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201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裝機數量為74867臺,機器人密度為每萬名產業工人21臺,遠遠低于成熟市場水平。而在美德日韓等國家,機器人使用密度超過五成。
羅百輝指出,從增長速度看,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近幾年來,全球機器人市場年增長率約為10%,我國則高達51%,增速位居全球第一,預計中國機器人市場有望在2016年保有量超過16萬臺,產業規模有望達到7200億-10000億。
面對巨大的誘惑,很多其他行業的企業甚至開始紛紛轉型,做起機器人。身為煤炭機械巨頭,在煤炭行業深陷低迷之時,鄭煤機在其2013年財報中提到,公司在智能焊接機器人技術、智能化工業生產線等領域已進行探索,并與有關企業進行了接洽,很多項目有望在今年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