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該工程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即將批準建設的12條輸電通道之一,其中包括國家電網公司4條特高壓交流工程和4條特高壓直流工程。2014年5月13日,國家電網公司向外界公布了此消息。
電力業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下稱“中咨公司”)“有前提條件的”認同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制定的電網投資方案。該方案由國家能源局委托中咨公司進行評估。此外,隨著華東電網最后一條線路(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于4月下旬獲批,特高壓交流的步伐有望邁向華北電網。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對特高壓交流建設的熱情絲毫不減,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與“緩解煤電運矛盾”、“破解電荒”、“智能電網”、“緩解霧霾”熱點話題緊密相關。
國家電網稱,發展特高壓,實施遠距離輸電,控制東中部地區燃煤機組規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調整能源結構,對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特高壓”和“電能替代”成為熱詞。能源輸出、輸入省份都迫切要求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統計顯示,2011~2014年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提交發展特高壓的建議、提案達183項。另據研究顯示,即將開工的12條輸電通道將可為未來東中部每年減少發電用煤2億噸,降低PM2.5濃度4%~5%。
日趨嚴重的霧霾問題浮出水面,對于燃煤發電在形成霧霾過程中所占比重,及總排放增加的情況下能否改善大氣質量,業界仍有討論。
國家電網公司稱,近期,華北、華東、華中地區出現日益嚴重霧霾天氣,本質上是能源資源稟賦“先天不足”與能源發展方式“后天失調”這一對矛盾的長期積累和集中暴露。能源資源與生產力逆向分布,決定了中要實施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國家電網公司方面稱,治理霧霾,根本出路是能源發展轉方式、調結構。重點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優化電源結構和布局。關鍵是要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推進電能替代戰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實現我國能源從以化石能源為主、清潔能源為輔,向以清潔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的戰略轉型。
電力業內人士分析,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拿出的方案中,則在完成“華東聯網”之后,開啟了“華北聯網”的模式,這也符合國家電網繼續在中國推廣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的期望。
一位接近國家能源局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咨公司評估通過后,國家能源局不會一次性“打包”批復。“各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地方近期有需求,有的地方沒有。”他估計,優先將獲得核準的將是蒙西-天津、錫盟-山東兩條特高壓交流線路,這兩條線路也是構成“華北聯網”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