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企業仍舊面臨用工荒的難題。有專家認為,由于忽視了效率提升,造成了浙江技術創新與應用步伐落后于產業演變進程,“用工荒”也恰恰暴露了這一問題。可喜的是,“機器換人”如今正在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發揮作用,但仍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不久前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目前,浙江“機器換人”顯示出兩個可喜的現象:一是產品質量與穩定性、標準化程度提高,很多企業現在敢于大膽地接外貿訂單了;二是企業勞動生產率和技術貢獻率提高,據杭州經信委2013年上半年調查統計,有近四分之三的受訪企業反映資金投入效率可提升20%以上。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聶獻忠說,“機器換人”還需要解決兩個問題,首先它是轉型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不是全部,尤其是企業不要以為完成“機器換人”了就完成了轉型,它主要是在生產流程上通過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轉型,不能忽視在創新層面上通過提升技術含量水平的轉型;再有,機器人產業還未形成優勢。
據了解,除杭州在自動化和小型機器人上有一定規模外,浙江省還有很多都是外省乃至國外的進口設備,比如機器人手臂就要用一二十萬美元的外匯。
聶獻忠說,“機器換人”能否形成規模與效益,不僅需要政府支持,企業主動參與,還需要專業廠商的積極服務,甚至需要技術資本和產業資本等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積極介入。要抓住機遇,不能忽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布局及其引領作用,浙江已率先進入老齡社會,在日常家務、病人陪護等方面,機器人擁有廣闊施展空間。
有專家認為,由于“機器換人”技術要求高,環評、能評等相關評審并備案時間長、手續雜、限制條件多,所以應該進行全面變革,加強培訓、補貼力度,突出市場化運作,建議形成前置環節備案制,以后按實際結果來評定是否補貼及補貼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