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再次呼吁,希望在解決了中國光伏產業原料基本需求后,政策鼓勵中國多晶硅產業走出國門,以直接參與國際競爭來促進中國多晶硅產業更上新臺階。
光伏發電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從多晶硅到硅片、電池片以及電池組件再到太陽能光伏電站。
作為太陽能發電的重要基礎原料,在近年來國內市場低迷、國際原材料傾銷等“內外受困”的形勢下,多晶硅的市場行情猶如坐過山車般,大起大落。對于他及整個行業來說,這份與去年大體相同的提案分量更重了,因為這關乎行業未來生存與發展。
在認真研讀了李克強總理所做的2014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后,朱共山更加認定,自己摸爬滾打多年的多晶硅行業的 “寒冬”只是暫時的,春天終將來到。
為產業正名
時間倒回至2005年。當年,我國多晶硅的產量僅為60噸。作為太陽能發電的重要基礎原料,由于本土技術落后,多晶硅基本依賴進口。
受全球光伏市場升溫利好,原料基本進口、產品基本出口“兩頭在外”的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紛紛增產擴能,由此也帶來了多晶硅需求量的迅猛增長。從2005年到2008年,連續4年保持100%以上增速。
多晶硅的供不應求,市場行情漲勢近乎瘋狂。2008年最高峰時,價格一度暴漲至每公斤440美元,而2005年時的價格還僅僅是它的1/8,55美元。
暴利驅使下,國內掀起了對多晶硅投資生產的熱潮。由于受到國外長期的技術封鎖,早期的部分多晶硅工廠因無法掌握核心生產技術,規模小,導致能耗居高不下;同時,為追求一時的經濟效益而忽視環境效益,生產多晶硅產生的四氯化硅等副產物處理粗放,污染排放嚴重。
2009年,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多晶硅同鋼鐵、水泥等被“點名”,并被冠以“兩高”的帽子。同期,包括優惠電價、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隨之取消。
朱共山坦言,在多晶硅產業高速發展的那幾年,確實存在部分中小企業急功近利和盲目投資的行為,導致我國多晶硅產業長期以來受所謂的“高能耗、高排放”所困擾。但時至今日,隨著自主技術的突破進步,國外技術壟斷已被打破,一批具有先進技術水平、規模化的新、擴建項目陸續投產,我國多晶硅產業面貌已煥然一新,能耗已得到較大的下降,副產物也得到充分循環利用,特別是多晶硅產業也被國務院列為未來重要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三個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的重要內容之一。
“‘兩高’并非多晶硅產業本質。”朱共山表示,從國外多晶硅產業發展歷程看,多晶硅企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等發達國家,他們不但沒有將多晶硅產業外移,反而出臺大量的稅收、研發補助等優惠政策,扶持當地多晶硅產業的發展。以美國Hemlock為例,其在2008~2011年間,獲得美國政府的各種資助達到7.46億元,并且給予非常優惠的電價支持。
為給產業正名,朱共山給記者提供了一份數據。我國多晶硅生產的綜合能耗已從2009年的130~150kwh/kg下降至2013年的80~100kwh/kg,還原電耗也從2009年的近100kwh/kg下降至目前的60kwh/kg,降幅近40%。而以保利協鑫等為代表的總產量占據我國總產量80%以上的優勢企業,綜合電耗已降至70kwh/kg以下,還原電耗已下降至45kwh/kg以下。
“耗能水平換算的萬元產值耗能比小于1噸標準煤,是典型的節能生產工藝。”朱共山說。
衡量多晶硅能耗的主要指標是綜合電耗和還原電耗,綜合電耗為生產單位多晶硅產品所耗的全部電力,反映的是整個工廠的生產電耗水平,主要由還原、氫化、回收、精餾和公共輔助工程等所構成。還原電耗為還原爐生產單位多晶硅所耗費的電力,反映的是技術進步情況,由還原爐及其電氣系統的電耗組成。
此外,環保方面,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率也不斷提高。多晶硅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四氯化硅等大量的副產物,如不能回收利用,對環境壓力很大,也浪費原料,加大生產成本。目前像保利協鑫這樣擁有國際國內先進技術的多晶硅企業,都已通過冷氫化技術將四氯化硅轉變為三氯氫硅重新到系統中循環,少量雜質也得到回收利用處理,從而實現清潔生產,對環境的影響也大為降低。
“‘兩高’只是因為產業發展幼稚階段的不規范行為而出現的不和諧聲音,應該公正評價多晶硅產業發展現狀,重新認識多晶硅產業,給予產業發展公平政策待遇。”朱共山表示。
逐利本性下的脆弱
光伏產業的危機是在行業達到巔峰時陡然爆發的。2008年下半年開始,歐洲各國尤其是西班牙在太陽能領域的政策發生重大轉變,引起全球光伏市場急劇萎縮,中國光伏企業從歐洲接到的訂單銳減,普遍陷入困境,大部分企業歇業停產,多晶硅價格也急轉直下,價格泡沫隨即破滅。
到2009年底,多晶硅現貨價格已跌至60美元/公斤以下,當時國內除了保利協鑫的萬噸項目可以和國外大廠比拼外,很多多晶硅企業生產成本在每公斤50~70美元,沒有達到規模化、未采用閉環式生產的企業成本更是高達每公斤100美元,而國外大型企業每公斤成本平均在30美元。
彼時,中國多晶硅投資熱形成的產能剛形成規模化生產,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部分多晶硅企業剛剛投產便不得不面臨虧本或選擇退出的尷尬。暴利行情雖能在一時掩蓋技術落后、成本偏高的先天不足,但面臨危機時似乎更扮演著殺手的角色。
聯系電話:021-31666777
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郵箱:syy@gongbo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