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產業對世界新能源產生了正面而巨大的貢獻,這是必須肯定的!至于為何處在朝陽階段的光伏產業出現衰落?主要體現:1、主要高技術原料依賴進口;2、國內的核心工藝標準較低;3、自主設備技術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4、一窩蜂涌入,無序競爭導致產業質量參差不齊;5、出口受阻,內需沒有開發和釋放更多的需求,貨品團積,價格跳水式暴跌;6、上游生產技術控制不成熟,污染和能耗與產業發展背道而馳……
以上都是導致產業不健康的主要因素,目前的衰落跡象也只是產業過剩爾導致,是產業陣痛調整的一個緩沖階段;未來,隨著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枯竭,太陽能或許就是人類生存的最后屏障;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并可以全面實現的事業,除非出現新的能源,至少目前不可代替。
而LED是隨著科技發展,順應商品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產業,其用于電子類顯示屏的需求遠大于照明的節能需求,這是可以因新生技術的突破或改變而能被取代的產業;從白熾燈到熒光燈、從氣體放電燈到LED照明,恰恰政府看到的更多是節省能源所需要的LED照明板塊;為節約能源給與更多的鼓勵,為產業競爭力注入更多的支持,這本來無可厚非。
只是,我們所更多看到的是,LED的發展軌跡與光伏產業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而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光伏產業的成品相對單一,制造門檻相對較高,與LED幾個人就是一家工廠相比,行業的混亂狀態無法比擬。LED近些年的火熱和得以快速發展,其政府支持起到很關鍵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針對這一點,確實是功不可沒,這需要客觀的評價和肯定。
近段時間,照明產業圈內的一些正氣凜然的媒體,因為對行業了解較深,開始對LED政府財政補貼產生一些質疑,引用阿拉丁新聞文章上的一句話:事實上,政府補貼除了扮靚LED企業的業績外,已偏離了它起初的預想:“專注LED技術的研發,進而促進行業的發展。”因而,對補貼到底是鴉片還是興奮劑成了行業熱議話題;呵呵,凡是有正必有反,一些專家學者、企業的經營者、某些協會或學會的領導也站出來表示自己的正方辯護行為,力挺LED未來持續發展依然享有更美好明天!未來十年依然輝煌!
本人基于從業LED的照明板塊,對行業也多少有些了解,空閑之余也想談談就“LED未來持續發展依然享有更美好明天!”或“未來十年依然輝煌!”的個人看法。部分LED照明一定會持續輝煌十年,這沒有問題!但泛指LED就難說了,LED最大的使用量毫無置疑是電視、電腦、手機、相機等電子產品的顯示屏,未來可能是受OLED沖擊最大的。
雖然,暫時OLED產品目前的成熟度和價格都是問題,只是,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難保3-5年后,技術和價格都能達到很好的平衡狀態。顯示屏從顯像管到LCD,再到LED的發展,下一個就是OLED不是沒有可能。如果產品成熟,勢必嚴重影響LED最大的主業顯示屏市場,導致上中游的芯片、外延、封裝等產業將面臨再一次全面洗牌。為什么說再一次?因為供需嚴重不平衡(雖然照明市場在放量,但需求也遠遠無法滿足沉重的供應產出),何況品質底線一降再降,價格也隨之全面下探,偌大的LED上中下游產業,銷量受阻,盈利進一步受挫,倒閉潮自然全面爆發;本來已經大量囤積的LED貨品,未來兩年不管是高質高價、中質低價、劣質賤價等相關材料必定面臨更嚴峻的出路問題,試問,如何承受產出成本再低也低不過大量滯銷賠本貨品的低價沖擊?不生產會死,越生產就越快死,這就像光伏產業的現狀,但LED所覆蓋的產業鏈更廣更深;況且,顯示屏的主業受阻,暫時還算利好的LED照明市場會成為芯片廠家的救命草!如此看來,中等品質以下的芯片市場會進一步雪上加霜。
話又說回來,上面說說的只是在顯示屏上受阻的連鎖反應,如果OLED切入照明市場呢?我們不妨分析看看,OLED對照明市場那些商品面臨沖擊?歸類如下:1、家居照明的吸頂燈、廚衛燈、鏡前燈,甚至玻璃窗、天花、墻體、壁畫、餐桌、茶幾都會成為OLED照明的一部分;2、花燈:猜測如果OLED能折彎或做碗狀,那么玻璃吊燈、云石吊燈、玻璃管狀的水晶燈、壁燈都會受到沖擊;3、樓宇建筑照明:外墻、內墻、天花、天幕、地面都會讓OLED成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燈盤(平板燈)、燈管、筒燈就不在話下了;4、商業照明:除天花、墻體、地面使用OLED以外,商超的燈帶、貨架陳列板會受OLED的沖擊;5、戶外照明:廣場公園的地面、水池、泳池、隧道、庭園燈、草坪燈、地腳燈,甚至休閑座椅都會被OLED滲透;6、廣告燈箱:機場、地鐵、公交車站的燈箱廣告自然也不例外;7、就連車、船、飛機上的門窗都是OLED的目標市場;以上舉例還不完全,OLED的入侵也許可以更廣更泛……
因此,別說LED產業這么廣泛了,連LED照明產業也不會平靜,我們不妨暫時理性的觀察五年吧!十年或更久的照明市場,也許唯有投射型燈具的大功率HID或LED/COB可以走得更遠一些,至少全力看好。積極而膨脹地鼓吹LED的發展有何不可?只是,企業或行業運作不再是三板斧的時代了,需要更前瞻的視野和更廣闊的世界觀,我們認為客觀而慎密去看待問題是規避企業風險最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