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產品相比,再制造產品可節省成本50%、節能60%、節材70%、減少排放80%。
我國將自主研發的先進表面工程、納米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用于再制造生產,大大提升了再制造的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際再制造產業(上海)高峰論壇近日在上海舉行,記者在論壇上獲悉,2010年我國再制造產業產值約為25億元左右,預計2015年將達到500億元左右。
與新產品相比,再制造產品可節省成本50%、節能60%、節材70%、減少排放80%。再制造產業在我國發展已近15年,由最初面臨重重困難、各項工作難以展開,發展到目前獲得國家政府機關、行業領域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與大力支持,迎來廣闊市場前景。我國已進入機械裝備和汽車報廢的高峰期,再制造產業發展面臨難得機遇。據測算,全國役齡10年以上的傳統舊機床超過200萬臺,80%的在役機械超過保證期,廢汽車約500萬輛,若將其中10%進行再制造,產值規模將超過千億元,潛力十分巨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介紹,我國已經形成自主創新再制造產業模式,該模式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再制造基礎研究的前瞻性。創新采用渦流檢測、金屬磁記憶等無損檢測技術與模擬評估手段進行國際前沿的再制造壽命評估基礎研究,為其性能達到或超過原型新品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二是再制造關鍵技術的先進性。我國將自主研發的先進表面工程、納米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用于再制造生產,大大提升了再制造的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是再制造工程應用的先導性。通過產學研的聯合攻關,探索了自主創新的再制造產業模式。
同時,許多再制造企業也反映出產業發展遇到的一些困難。廣州市花都全球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勇認為,目前隨著自動變速箱行業的售后服務升級,舊件來源是制約自動變速箱再制造行業發展的瓶頸。上海孚美變速箱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遲永波認為,國內人力成本過低,行業規范性差,使得維修市場非常活躍,客戶對再制造認知不足甚至是負面理解也造成行業困難。還有一些企業對再制造業的政策抱有期待,包括舊件回收的增值稅抵扣,國外進口再制造原料的保稅業務等。
在再制造論壇上,上海臨港產業區與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署了合作共建再制造產品鑒定中心和國家級再制造檢測鑒定重點實驗室,與全球再制造龍頭企業卡特彼勒公司簽署發展再制造產業戰略合作意向書,并與沈陽大陸激光、上海新孚美變速箱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一批落戶臨港產業區企業簽約。上海市再制造產業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規模上都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已初步形成完整再制造產業鏈。專家認為,上海再制造技術與市場的發展將對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再制造產業產生示范和帶動作用。